下书网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10

书籍名:《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作者:熊逸
推荐阅读: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txt下载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笔趣阁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顶点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快眼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10,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虚己”之心很像一面镜子,是的,可以说孙叔敖的内心就像一面镜子,如果有什么东西经过,它就如实地映照出来;经过了之后,也不留一丝痕迹。镜子,这是庄子非常推许的心灵境界,只是今天我们一说起镜子哲学,一般都认为是禅宗的理论。

当然,早在禅宗之前,《四十二章经》就讲过“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水被搅乱了,就不能如实地映照世界;心被搅乱了,就不能真切地体认大道,所以才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语),这与庄子所谓“人之去秽累,若镜之见磨饰”(《庄子》佚文)如出一辙,而在庄子的视野里,镜子之心综合了他自己许多的重要概念,譬如虚己、游世、无知、齐物、不得已,是至人才有的境界,如《应帝王》所谓: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内篇·应帝王》)

大意是说,不求名,不用智,不求知,不役于事,随顺于无穷之道,逍遥于无我之境,虚己而无所得。至人的心就像镜子,对外界事物不迎不送,自然地反映而无所滞留,所以能够胜物而不为物所伤。

《庄子·内篇·德充符》讲鲁国有个断脚的人叫做王骀,立不施教,坐不议论,但他的学生竟然和孔子的一样多。常季很不理解,去找孔子请教,孔子便做了一个止水不波的比喻:人们不会在流动的水面上去照自己的样子,而是在静止的水面去照,只有静止的东西才能使别的东西静止(唯止能止众止),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自然能够吸引别人来追随。

所谓“唯止能止众止”,和道家的许多道理一样,来自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观察和类比。(7)后来《淮南子·说山》再做解释,说雨飘在空中的时候并不能打湿物体,只有等触及物体而停止运动的时候才能把物体打湿;箭在射出去的过程中并不能穿透物体,只有等它射中目标而停止下来的时候才能穿透。

这种推理在今天看来有点匪夷所思,不过对古人来说可谓相当深刻的思考了。《庄子·外篇·天道》也发挥了静水之喻,说圣人之所以心静,是因为万物都不足以扰乱他的内心。水静则明,明则可以清晰地映照须眉;水静则平,平则可以成为工匠取法的标准。水静尚且通明,何况精神呢?圣人之心也是这样静的,是天地和万物的镜子。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这都是天地万物之本,道德之至,掌握了这个道理的,处上能做圣王,处下能做素王,隐居能引来江海山林之士的追随,处世能成就丰功伟业,静则为圣,动则为王。

这番话很有积极入世的姿态,不知道和“蚁慕羊肉”之说如何协调,而在《庄子·外篇·刻意》里,静水之喻又被赋予了养神之道的意义:水的天性,不混杂就会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闭塞则不流通,不流通则不澄清,所以纯而不杂、静而不扰,淡而无为,动而自然,这就是养神之道。

静水之喻也是古代西方思想界的一项经典比喻,譬如四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大巴西尔在《六天创世》里讲到:“愤怒、愿望、怯懦、嫉妒都会导致对灵魂洞察力的干扰。正如从模糊的窗看不清有形物体一样,带着愤怒的心也无法达到对真理的认知。所以应当远离世俗事务,不让不相干的意念进入灵魂。”这话是在为苦行和禁欲主义张目,内容却是从柏拉图的思想来的。于是我们看到,同一种比喻,在西方通向哲学与神学,在东方通向人生哲学与处世哲学,由此可以略窥东西方思想的不同偏重。

正如大巴西尔的静水之喻来自柏拉图,庄子的静水之喻似乎也不是原创的思想。《庄子·杂篇·天下》品评老聃和关尹的学术,引过关尹一段很漂亮的话:

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庄子·杂篇·天下》)

大意是说,不存主观成见,使万物各自彰显,动若水,静若镜,反应如同回声。恍惚不清,寂静清虚,从不争先而经常随顺别人。——这说的是关尹之学,看起来却完全像是庄子的主张。

“用心若镜”的态度也就是“不得已”的态度,镜子没有主观能动性,不会主动去映照外物,只有等外物经过它面前的时候才自然而然地映照出外物的影子。只要镜子够明够平,影像自然就会清晰、逼真。当外物离去的时候,镜子并不会着意挽留,影像也随之消逝,不留一丝痕迹。这就是《菜根谭》用诗意的对偶所表达的:“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风穿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而儒家一般的人格期许则是“雁过留影,人过留声”,要有立德、立功、立言的志向——苏轼的仕途作为就是这一期许的相当庸俗化的显例,他在历届地方官的任上总爱搞些建筑,几乎每到一地,每建一功,就会建一些亭台楼阁来做纪念或标榜,自然不值庄子一哂。

庄子“用心若镜”的思想后来得宋儒润色,到程颢而大成,号称一生不读《庄子》的程颐竟然说过“我之道盖与明道同”,庄子恐怕也想不到自己的核心主张将来居然会变成儒学吧。在庄子和程颢之间,禅宗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譬如禅宗初创的时候,卧轮和尚讲过一个偈子:“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大意是说,卧轮有一项本领,可以斩断一切思想,任由外境如何变幻,内心始终岿然不动,修行于是每天都在提高。慧能听说了之后,说这个偈子未明心地,若是依此修行,反而会束缚自己。随后慧能也作了一个偈子:“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大意是说,我慧能没啥本事,不能斩断一切思想,外境变幻之时我的心也随之反应,也不知道修行怎么提高。(《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卧轮正是心如死灰,物是物,我是我,彼此全不相干,这在慧能看来,就属于心念停滞了,而心念的停滞即意味着束缚的发生;慧能自己则是“用心若镜”,心会随着外界境况的变化而生出相应的反应,完全是被动的、承受的,不得已的,外物来时不拒,外物去时不留,对境心起,境过无痕。在慧能的佛学理论里,若心灵进至这样的状态,也就斩断轮回了。

佛教在个人修行上的终极目标就是断轮回、入涅槃,慧能认为这是人在活着的时候就能达到的目标,“念念无住”时自然摆脱了业力的牵绊,也就是超出因果链条之外了。当然,即便达到如此境界,也要像普通人一样地吃饭睡觉,只是若能一直保持住这个状态的话,就能不再堕入轮回了。至于不堕轮回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这只能由信仰者自己体会了。

庄子考虑的则是另外一种轮回,“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并且“始卒若环”,明镜一般的心灵“不将不迎”,“俯仰而不得罪于人”。这样的人似乎只能做一名模范隐士,但在庄子看来,这样的人还可以从事其他职业,比如帝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拖延心理学 Life of Pi 妖刀纪 顾总的隐婚小罪妻 我一生经历三千主角 官神 游医 路人丁的修仙生活 我要做秦二世 美女的贴身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