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写作是门手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文学理论 > 写作是门手艺

第四篇 阅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

书籍名:《写作是门手艺》    作者:刘军强
推荐阅读:写作是门手艺txt下载 写作是门手艺笔趣阁 写作是门手艺顶点 写作是门手艺快眼 写作是门手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写作是门手艺》第四篇 阅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告诉我你读的是什么书,我就会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契诃夫



第11章 读什么?


主旨

·阅读跟写作有什么关系?

·你能跟其他背景下的人交流吗?

·一辈子能看多少书?

·怎么选择阅读材料?

·书与论文有何区别?

关键词

·作者的耳感·分辨率

·公交车测验·旗杆式知识结构

·出版量·阅读量·伪书·书单

·作者·出版社·反馈指标

·篇幅·时效·多样性·半衰期·书卷气

(一)公交车测验与旗杆式学问

阅读为写作的起点和基础。没有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阅读量,写作自然无米下锅。好的作者首先是好的读者。平克认为,作家需要有好的“耳感”:

好的作家是热切的读者。他们吸收存储大量字词、成语、语句结构、比喻和修辞技巧,对于这些元素怎样协调、怎样冲突,也有敏锐的触觉。这就是一位技巧熟练的作家那种难以捉摸的“耳感”。……成为一个好的作者,起点是做一个好的读者。作者的写作技巧,来自发掘好文章的例子,品味它并作出逆向工程。[125]

好东西读多了,头脑的雷达才会敏锐,分辨率才会高,才会产生精细的感觉。同样一件事情,你看出的层次才会多。我们有时候评价一个人“脑子缺根弦”,实际上就是指他不够敏感,对某些事情未能领会和反馈。说得抽象点,就是这个人的认知复杂性偏低。复杂的头脑需要海量的输入。

《阿甘正传》中一部分情节是阿甘在公交车站跟别人讲述的。假设你在车站等车,手机上的帖子和视频已经刷完了,你很想找个人聊天解闷。如果有个人在你旁边坐下来,你能否跟他们聊个把小时?

A. 出来买菜的广场舞大妈

B. 物理学博士

C. 头发抓成鸡窝状的叛逆期少年

D. 带孩子的家庭主妇

E. 来中国旅游的澳大利亚华人大学生

这是一个高难度动作。公交车测验背后的问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谈话水平,具备什么样的见识和常识?一个稳健的社会依赖富有常识感、具备科学思维的现代公众。因为宽阔的视野能让人避免走入狭隘。理想情况是,大学生们毕业时能跟身边的心理学家、物理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建筑设计师迅速攀谈并进行顺畅的交流。这样才能体现教育对人的塑造作用。对个人而言,这需要广博的知识和持久的好奇心。很遗憾,教育有时候不仅没有激发好奇心,反而是在摧毁它。赫胥黎问道:

为什么有无数孩童离开学校的时候,带着的是迟钝的领悟力和封闭的心灵?还有一部分年轻人似乎在身体上得动脉硬化之前就在精神上得了这种疾病。让我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在垂暮之年仍然眼界开阔、毫无定见,而有的人不到30岁就头脑僵化、缺乏创造力呢? [126]

应试教育作为一个巨大的分层、分流机器,所灌输的知识比文化更多,所激起的焦虑比好奇更多,所抑制的创造比恶习更多。在《风格》篇中,《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之所以写成这个样子,一大原因是高中生的阅读数量少、品质差。作文品质涉及素材的积累和选择,而高中学生被灌输的知识很多都是单维的、苍白的、二手的。因此,他们把一些诗化的、一厢情愿的东西拿来说理,结果成为没有事实依据的强加说理。

高度竞争性的应试体制维持了社会公平但榨干了学生的精力。本人曾是一名山东考生,经历过惨烈的考试,积累了厚厚一沓子成绩单。侥幸进入大学后,我发现身边的山东学生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化:一类学生继续刻苦学习,每年都拿奖学金;第二类是多数,彻底放弃了学习,纵情于游戏和网剧,顺利实现从学霸到学渣的转变。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这么颓废,他们会告诉你,力气已经用完了。

我们没办法改变应试教育。但是跨越这座独木桥之后,你是否该做些改变呢?据我观察,大学生阅读状况并不理想。好多学生要么把时间浪掷于各类屏幕上,要么在老师的要求下读点碎片化的论文。过分强调专业训练而忽略通识教育,我们会培养大批“有知识但没文化”的毕业生。

老师们忙忙碌碌,甚至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有人“耸人听闻”地开玩笑说:“在学校里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缺乏智慧的教师在辛勤甚至忘命地工作着,因为这样的教师会辛辛苦苦地把本来聪明的学生教得不会学习。”[127] 教师阅读以论文为主,写作以“凿空蹈隙”为目的,大多对准实际的目标:职称、奖金、头衔。这些论文犹如压缩饼干,可能有营养但味同嚼蜡。实用主义把老师们异化成一群“工蜂”。

总之,无论师生,如果没有放眼读书的阶段,只关注专业领域,视野都会越来越狭窄。他们可能具备一些专业技能,但是几乎不具备跨领域的交流能力。一旦跳出自己的狭小领域,他们就没话可说、毫无兴趣。有朋友戏称这种知识结构为“旗杆式学问”,实在入木三分。[128]

(二)一辈子可以看多少书?

朱熹曾言:“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129]广撒网读书是对的,现在没用的不等于以后没用。30年河东、30年河西,在我们长长的职业生涯中,社会风潮都会转移若干次。我们不能盲目追逐热点,而应当练好内功,在风口到来前长好翅膀。

诚然,开卷有益。然而西塞罗却说:多读乱心。该听谁的呢?我们先看看一辈子可以读多少书。

估算一生的阅读量,得从阅读习惯说起。我曾在新干线上观察日本人的阅读。新干线每节车厢45~50人,平均有8人左右读书。走了若干节车厢后,统计结果是20%左右的乘客在读书。相形之下,中国的高铁车厢里则是清一色的刷手机、看视频。这是个人观察。

让我们看看统计数据。根据2017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130] 以此计算,每人每年可以阅读9本书,如果能阅读50年,那么一生也就是阅读450本,少得可怜。我对调查结果存疑。如果阅读数量为自我报告,那么会有极大的高估。

我们采用另外一套算法,估测一下勤奋的读者可以看多少书。假设正常人阅读速度是每小时20页(不同类型的读物速度差异很大),一本书的平均长度是200页,每天有2小时阅读。这样,一个人大约每个星期能读完一本书,一年下来可看50本书。假设她可以阅读60年,那么一辈子读的书大约是3000本,而一个小型图书馆的藏书量是几万册。也就是说,一个勤奋的读者一辈子也就是能读完小型图书馆1/10的藏书量。这真令人灰心丧气:真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如果你考虑一下出版市场的“繁荣”状况,内心就会更加焦虑。让我们单独看一下2016年的情况[131] :

·图书50万种。

·电子出版物9836种,出版数量29065万张,同比增长36%。

·期刊 10084种,总印数 27亿册,总印张152亿印张。

·报纸1894种,总印数390亿份,总印张1267亿印张。

·全国共有出版社584家。

以上数字并非全貌。其一,它们只是正规媒体的情况,还有数不清的网站、公号、自媒体等,每天可以产生海量的数据。其二,这只是中国的数据,如果你再算上国外其他语种的数据,那么信息量就如撒哈拉之沙一样无法尽数。其三,这只是2016年的情况,如果你要考虑历史积累和日益膨胀的未来,那么文献生产量恐怕得类比于太平洋之水滴。其四,我们这里只考虑了文字材料,如果加上各种浩如烟海的视频、音频资料,那么文献应当类比于银河系之星体。算一下这些大数可以让我们变得谦卑,也可以让我们头脑更加清醒。

放眼读书、不挑不拣,一定程度上是对的,然而很多因素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鉴别力。首先,吾生也有涯,时间预算严重受限。史学大家何炳棣先生说,书不是看得越多越好,原始史料一本也不能缺,后人写的书要选择。[132] 对于阅读材料,我们需要理智地选择看还是不看。

其次,谨慎选书还有一个原因:出版物质量参差不齐。[133] 虽然近些年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都已经有大幅提高,但是各种“编著”“编译”的伪劣书籍仍然大行其道。这些书被称为伪书,是因为它们是一群裱糊匠依靠“CV大法”(Ctrl + C, Ctrl+ V)制造而成。市面上的成功学类鸡汤鸡血书多属此类。我常在课堂上举的一个案例是《哈佛凌晨四点半: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的最好礼物》。[134] 此书以讹传讹,却一版再版。实际上,哈佛七八十个图书馆没有一个开到凌晨四点半。如果不加选择地阅读,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输入过多低劣信息。

(三)别人的选择:关于书单

选书选书,当自己不会选时,我们会求助于他人。每年暑假开始,都有各色人等给大学生们开书单,往往以“大学生必读的×本书”为名。好多书单往往是以《理想国》或者《荷马史诗》之类的硬书开始。好玩的是,如果你拿着书单去问这个书单制定者,很可能有一半书他们自己都没读过。有些所谓“高大上”是装出来的。经典要读,因为这些书经过时间淘洗,回应了人类社会最根本的问题,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但是书单就像药方,得对症才行。可惜现在都是一张方子包治百病。推荐书单的人并不太了解被推荐人的特点。读者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情况照单全收,结果不会太愉快:要么束之高阁,要么自惭形秽。

关于书单,学界有过不少掌故。1923年,胡适为清华学校学生拟定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包含了184种书。结果梁启超发话了,他批评胡适把自己写书用的书和年轻人要读的书混为一谈,不能因为自己在写《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文学史》就把一些不怎么相干的书一股脑扔给读者:“不是做哲学史家、文学史家,这里头的书十有七八可以不读。真要做哲学史、文学史家,这些书却又不够了。”[135] 好多书梁启超都没看过,例如《三侠五义》。人生导师这顶帽子如此诱人。梁启超同样按捺不住,也给青年们做了一份书单。当球传给鲁迅时,他对书单的态度令人莞尔:“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136]

我也经常给别人推荐书,但很少笼而统之做书单。我认为考虑到中国学生的情形,推荐读物应该调整一下预期。大多数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基本都在刷题。面对一篇篇阅读理解,他们需要不断地概括中心思想或者完形填空,胃口已被搞坏。如果不考虑这些情况,一味追求高大上,直接推荐《理想国》《小逻辑》之类的硬书,效果可能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打击学生们的阅读热情。诸如黑格尔的《小逻辑》《纯粹理性批判》类书籍并非面向普通读者,它们被嵌入一条条特定的哲学讨论脉络中。普通读者没有系统的训练,读起来一定是云里雾里。我不反对一些人拿这些书来装点门面,但不建议把这类书直接推给毫无准备的大学生,这么做几乎是在葬送他们的胃口。国内外都有“弃读书目”:有些名著读不下去,不丢人。[137]

粗粮营养丰富,但不适合有胃病的人。对一个肠胃娇嫩的人,恰当的做法是用较长的时间、较易消化的食材对其进行细心调理。这样的读物一要有趣、二要有料。前者让读者能读下去,后者让读者有所受益。因此,写得通俗易懂的各类非虚构作品(non-fiction)是非常好的选择。这类读物读多了,读者的知识面会渐次打开,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会拾阶而上。这时,阅读材料的硬度可以适当加大。

总之,我对各类书单的态度是:广泛收集,谨慎参考。通过书单了解有哪些出版物跟自己的兴趣相关,扩大自己雷达的探测范围,等到需要时可找来阅读。但没有必要按照书单一本一本读下来,除非这是一个高手针对你做的个性化书单。

(四)如何选书?

求人不如求己。最终,你需要培养自己的鉴别能力。一个成熟的读者,翻一下书就能掂量出书的分量。怎样才能练出这身本事来呢?在初期,你可以依赖客观指标。读到一定程度,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时,所积累的常识会帮你选择。下面谈几个客观指标。

首先,要看作者。好的作者爱惜羽毛,他们更重品质而不是数量。正如猛禽一般产崽都不多。那些史上留名的作家和学者,不管写了多少,最终为我们所熟知的也就一两本而已(莎士比亚这样的案例除外)。常识摆在这里:高产和高品质通常是矛盾的。效率有高有低,但时间总有上限。不管多么聪明和勤奋,写作者都面临人力、体力上的制约。如果有人一年写五六本书甚至十几本书,我们几乎可以判定:这是在粗制滥造。网络作家动辄每天几千上万字,才能保证粉丝不流失。如此工作量出精品的概率几乎为零。不过,现在炒作链条比较发达,有些人依赖包装,颇能忽悠一干人等。这尤其需要读者有双火眼金睛。

其次,看出版社。品牌是历史品质的反映。它之所以是相对靠谱的指标,是因为声誉的累积极为缓慢。以财报为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经常会列示一项非货币性资产商誉。例如,你花100元买一件价值实际只有90元的东西,这多出的10元就是商誉。商誉在岁月的淘洗和顾客的刁难中形成。成为名牌的一大门槛就是品质是否既高且稳。优秀出版社经历了市场洗礼,绝非浪得虚名。编辑队伍中往往藏龙卧虎,品味、眼光、视野一流。优秀的编辑队伍会形成正面和反面的机制:他们品味非凡,可以识别优秀的作品,形成正循环;他们也会形成追求品质的文化,抵制那些粗制滥造的倾向。因此,品牌实际上是一种客观的遴选机制。

最后,看反馈指标。客观指标包括版次、印刷次数、网站评分、读者评语等。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你大致评判书的品质。一本广受欢迎的书往往会多次重印和改版。网站评分和评语也能提供很多线索。当然,这些评价的质量高度依赖于评价者的素质,有时喷子和“水军”会干扰评分,但看多了鉴别力自然就上来了。

以上建议针对非专业读物。对于小领域、专业类读物,最好让专业人士推荐。整个社会都在走向专业化,民科和半仙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正如《中国武术竞技力真相》所揭示的,“民间高人”的存在既不符合常识,也不符合现实。[138]

现代人还是要尊重专业。但专业人士怎么找呢?怎么判断呢?我一般是看这么几条:(1)教育背景。如果受过良好的训练,学历背景很好,那么基本上不会太离谱。反之,如果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人大谈量子力学,那基本上不靠谱。(2)资历与经历,即她在业内的工作时间和成绩。任何一个专业,通常有自己的进阶之路和规则。专业人士在其中的记录(track records)能反映她的水平。以学者为例,如果她在本行业所公认的体面刊物上发表文章,能获得比较正规的奖项,那么会可靠一些。反之,她只在一些不入流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却自称大师,只会让业内人士笑掉大牙。

(五)看书还是看论文?

我想谈一下书籍和论文。学生和学者在接受专业训练时,大量时间花在阅读本领域的论文上,书反而读得少了。其中一大原因是学科专业化越来越强,各领域的最新进展大多反映在论文中。有的领域如计算机,甚至期刊论文也滞后了,他们最看重的反而是会议论文。[139]想在这些领域里争立潮头的人,确实需要实时跟进这些最新论文。相形之下专著则略显滞后,普及型读物和教科书则更滞后。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可以不读书了呢?让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如果一个人只看论文、不读书,她会是什么样子的?反过来,如果只读书,不读论文,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一直特别好奇这个问题,想做个实验。复旦大学陈周旺兄跟我有类似的想法,而且做过一个类似的观察。他发现读论文和读书出来的学生差别非常大。经常读书的学生,说话更有趣,理解更深入和全面。我也有相似感受,读书多的人更像知识分子,而读论文多的人更像知识工人。

为什么会有这等差别?我们刚才谈了书和论文的第一个差异:时效性。它们的第二个差异是篇幅。一篇论文短则两三页,长则几十页,篇幅非常局促。而一本书,短则百八十页,长则上千页,空间极大。丛书则可包含若干本书,空间更加阔达。

篇幅决定了书和论文的第三个差别:内容的多样性。论文是一种高度浓缩、高度结构化,阅读对象高度确定的体裁。论文主题聚焦但狭窄,内容细致但单一。尽管单位体积内的营养含量更高一些,但空间决定了它所提供的营养比较片面和单一。相反,书籍更加多样,因为书可深可浅、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可宽可窄,既有做得非常精良的满汉全席,又有非常粗粝的原始素材,这就给读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口味和营养。你既可以阅读以敷彩,也可以阅读来疗伤,还可以用书来磨砺思想的刀锋。正是因为书的多样性,才使得挑书选书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最后,两者的半衰期也不一样。论文的半衰期太短了,我们很少读50年前的论文。而一本写作精良的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打败时间。我们至今还在阅读《史记》《红楼梦》等名著。凯恩斯说,从长远来看我们都会死去。但是,如果我们创造一个独立于肉身而能存续下去的东西,如果它能够被不同时间段的读者所喜欢,那么我们就相当于实现了永生。这种追求传承(legacy)的冲动,刺激了多少天才每天像奴隶一样地劳作。他们的苦功为我们留下来丰厚的遗产。

总之,建议大家做一个读“书”人。如果只读论文,书卷气就淡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全球创新投资:经济大变局中的财富新机遇 农业和食品论争 核能 气候变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流行病 他从屈辱中站起来:乞丐囝仔 算计 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念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