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写作是门手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文学理论 > 写作是门手艺

第12章 怎样读?

书籍名:《写作是门手艺》    作者:刘军强
推荐阅读:写作是门手艺txt下载 写作是门手艺笔趣阁 写作是门手艺顶点 写作是门手艺快眼 写作是门手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写作是门手艺》第12章 怎样读?,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主旨

·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你了解故事的A面,那么B面呢?

·如何跟历史学家学习阅读?

·怎样做笔记?

关键词

·消遣·素材·启发

·认知复杂性·多样性红利

·溯源阅读·情境化阅读

·电子笔记·语音输入·康奈尔笔记法

跑步看起来很简单,有胳膊有腿似乎就可以。实际上跑步技巧非常多,一旦不注意,锻炼容易适得其反。阅读也是如此,表面上看只要认识字就可以,但实际上学问也很大。古今中外谈论读书法的材料可谓汗牛充栋。限于篇幅和水平,本章所谈的可能属于野人献曝类型。

(一)分类阅读

我建议根据阅读目的分类进行。我们阅读,有时是为了消遣(read for fun),有时是为了寻找素材(read for information),有时则是为了启发思考(read for inspiration)。目的不同,所用方法也应当有所差异。

消遣类读物可以不限时间地点,可以不必一口气读完。出差、等车等碎片时间都可利用。我每次出差都在行李箱放一本书,回到家就看完了。现在各种音频网站分享也多了,很多书可以听读,更方便了读者。

为采集素材而读的,适合快速扫读。如果为了查阅数据而使用,没必要从头到尾,直接到相关的部分查阅即可。我建议用彩色便签把可能用到的部分做标记,以方便下次快速查阅。这一阅读方法需要以明确的问题为前提:你得非常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素材。

为启发思考而读的,对时间、地点、速度最为挑剔。这类书一般比较艰深,需要热身才能进入,因此最好选择比较安静的场合,慢慢渗入、仔细体会。我们还得时不时停下来,咀嚼反刍,以助消化。阅读所刺激产生的想法,要迅速记下来。

(二)对比阅读:故事的A面与B面

读者应当是一个活跃的主体,而不是消极的信息接受者,如司马懿之“反客为主”。读者应当跨越眼前所读的单一材料,而要把阅读材料当一场场连续的对话和争论,如同海明威之“流动的盛宴”。这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去审思单个的阅读材料,对阅读材料的优点与缺点、独特性与关联性做出评判。例如,看这本书时,你要把这本书跟其他书里相似的观点进行比较,让作者们在你脑子里吵架,你来做仲裁。

我喜欢把相似主题的材料对比来看,可以称为对比阅读法。世界本来就是这么复杂多元,而我们总是低估它的复杂性。你随便找个角度都可以说得很圆;素材实在太丰富,所以历史可被任意打扮。如此,我们需要对事情的多个侧面有所了解,才不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你要确定你的位置,你就要确定一个灯塔的方位,然后是另外一个灯塔,接下来是另一个,各条线相交之处就是你的位置。这就叫定位。角度越宽,你掌握的角度越多,你……就可以拥有更多真实的东西。[140]

怎么做呢?我们需要对比相似主题的读物,进行交叉对比阅读。以此之矛,攻彼之盾。题材相近的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它们的差异,我们可以看清故事的A面和B面甚至C面、D面,才不至于被一面之词所忽悠。梁文道曾言:“同一个历史事件,多看一些相关的书,就能在脑海中编一张网,零散的材料就有了组织,而且牢不可破。”[141]

下表列举了一些相似主题的阅读材料。

表12-1 对比阅读法举例



如表12-1所示,当主题涉及巨大的利益之争时,对比双方的观点变得尤为重要。例如,《全球变暖大骗局》和《不可忽视的真相》是两部针锋相对的纪录片。主题都是全球气候变化,同样运用各类科学证据,但是得出的结论截然相反。真理是否越辩越明我们不清楚,但是对比阅读让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科学的“政治属性”,也会让我们更加清醒,不至于轻易地“一边倒”。[142]

如果你想了解民国时期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围城》会给你一个嬉笑怒骂的版本,而你阅读《南渡记》会看到另一个版本。如果你还想继续挖掘,那么《何廉回忆录》《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问学谏往录》等又提供了更多角度。这些一手、二手的材料也许会解答一个问题:民国大学是否如某些人所说,简直是学问的天堂?民国风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时代结束的标志就是它开始被浪漫化”。[143]

如果你想了解解放战争,那么王鼎钧的《关山夺路》与刘统的《解放战争》则构成了有趣的对比:(1)王鼎钧是历史参与者,刘统是后世的研究者;(2)王鼎钧从国民党的角度看,而刘统的材料主要来自解放军历史档案;(3)王鼎钧作为个体回忆,视角微观,而刘统则从宏观历史的视角来观察。这一系列视角的切换,不仅会让你更加全面地了解这场战争,而且会让你的思维更加柔韧。

甚至,体裁不同但主题相近的作品也可以进行对比。茨威格的《往日的世界》跟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就相映成趣。你想了解量化方法,除了看一些专门著作和教材外,还可以看看《点球成金》。这部电影可能会让你对数据化思考理解更加直观。另如,读者从中可以获得宏观—微观、理性—感性、结构—个体、科学—艺术的各种对比角度。

多个角度会拉伸我们的头脑,使之更加柔韧。我学统计学时发现如果多找几本教科书看看,理解会更好一些。不同作者的侧重点不一样,有的教科书对某个概念理解更好,有的会提供一个更能启发读者的例子。总之,兼听则明。

(三)像史家一样阅读:溯源与情境化阅读

每天我们一睁眼睛,铺天盖地的信息扑面而来。社交媒体有各种精准化“投喂”,各种自媒体也在制造和传播信息,如短消息、帖子、深挖、视频等。这些信息消耗了我们大量精力,以至于我们无法辨识信息的真假。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在信息海洋里生存下来吗?

我们面临的情形与皓首穷经的历史学家的工作很相似。历史学家要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里寻找草蛇灰线般的线索。文献数量庞大而且可靠性存疑,所以研究过程极为艰难。正是这样复杂的情形,让历史学家发展出来强悍的阅读和鉴别能力。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家温伯格等人在《像史家一般阅读》中讲了两个重要的阅读方式:溯源(sourcing)和情境化阅读(contextualization)。溯源是什么呢?

许多学生,即使是一些我们最棒的读者,都从一页顶端的第一个字开始读到最后一个字,而位于文献最后的来源说明所获得的关注非常少,甚或完全被忽略。另一方面,史家们则从文献的最后开始,先找到文献的史源(sourcing),史家会先看一下文献的前几个字以便得到大致的头绪,但之后会马上跳到文献的底部,将镜头拉近着文献的来源说明。谁写了这份文献?什么时候写的?它是一则日记吗?是一份符合〈自由资讯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规定下所取得的备忘录吗?一封泄露而出的电子邮件?作者是第一手知道这个讯息,还是基于听闻而得?史家在着手处理一则文献的实质内容之前,会先列出一个问题清单,这个问题清单创造出一个心理架构,能将各种细节置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探究史源能将阅读行为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热切的质问。对史家而言,阅读行为并非搜集死板的资讯,然后在测验中重述,而是投身于一份与人相关的史料,进行生气勃勃的对话。[144]

阅读之路如同返乡之旅,追本溯源方知“清渠如许”。通过追问材料的来源,我们可以判断材料的属性和意图。心中存有一串问题清单,可以让我们避免盲目地相信材料中的观点。我们要问:作者的观点是否有证据支持,是信口胡诌还是严密论证?什么类型的证据,是道听途说还是依据科学手段收集的数据?面对没有根据的观点和不可靠的证据,我们要心存质疑。

情境化阅读指的又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在情境中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作者举了林肯的例子。林肯是人所共知的废奴主义者,但是人们发现林肯曾经有这么一段表态:“无意于在黑白种族之间引入政治与社会平等”。到底是怎么回事?

即要想适切了解事件,必须将之安置于空间与时间之中的观念。当面对林肯的声明,说他“无意于在黑白种族之间引入政治与社会平等”的时候,许多学生不可置信地抖了一下,甚或下结论说他们被所教的关于第十六任总统的事情,如同老师们告诉他们的其他谎言一样,都是垃圾。

但是史家们——即使是那些对内战所知不多的史家,则从一个不同的地方出发。他们不先下结论,而是以下面的问题为开端:林肯说这话的脉络为何?(为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参议员席次,与史蒂芬·A. 道格拉斯[Stephen A. Douglas]进行的辩论。)这些话是在什么时候和在哪里说的?(1858年9月22日,在伊利诺伊州的渥太华[Ottawa],当地是反黑人狂热的温床。)群众是由什么样的人构成?(大多是支持道格拉斯而怀疑林肯的人。)就如同教导语言课程里的学生使用直喻和头韵一样,必须教导学历史的学生找到历史作者的史源,并将历史文献脉络化。当学生离开我们的教室后,他们开始在每次打开浏览器阅读每日新闻时,力行这些技巧。[145]

事物永远不可能脱离真实之境、生命之境存在。语言一旦脱离情景,便失去了深邃与真实,曲解过后真意幻灭。任何观点都发生在一定的情境里: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对准特定的群体,要起到特定的效果。林肯这一表态的时空背景为:来源于竞选胶着的时点,一个反黑人的地点。因此他面对一群质疑的听众所做的演讲有权宜之计的色彩,并不能代表他整体的倾向性。我们尽可能将阅读材料还原到当时的情境:他在跟谁对话?他要影响谁,说服谁?为此,他做了什么?通过回答这样的话题,我们可以逼近作者的真实目的。国史大师如陈寅恪强调读史要有“理解之同情”,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史家的这两个武器跟当前信息严重过剩的状态正好对症。网络、社交媒体、繁荣甚至泛滥的出版物都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我们的注意力已经碎片化,甚至注意力本身已经成为商人竞相追逐的猎物。[146]如果我们能学会史家的这两招,就可能在信息海洋里生存下来。我希望读者在翻开书或者点开浏览器时,心头自动地浮现出溯源和情境化阅读的一串问题。

(四)不动笔墨不读书

各种格言都在说笔记的重要性,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等。但如何做笔记呢?我建议如下。

首先,尽量做成电子版笔记。老辈学者们做卡片,例如《围城》中的老学究李梅亭就有两箱子卡片。卡片有很多种,例如书籍或文章阅读卡片、主题卡片、作者卡片、节录卡片和索引功能卡片。[147] 卡片是学问基本功的基础,但是制作起来很慢:其一,写字不如打字快;其二,不易复制,要么手抄要么需要复印机;其三,不易传播;其四,不易检索,这需要凭记忆手动翻阅。而电子笔记完全没这些问题:速度快、格式方便调整、复制传播迅速、容易检索和备份。我建议逐步用电脑笔记取代纸质笔记。

其次,做笔记时要区分原著观点和自己的评点。自己的批注可以放在【】中。原著的精彩观点和话语,可以原文摘录,但是:其一,要以特殊颜色标记,这样你下次复制粘贴时会起到提醒作用,防止剽窃发生;其二,一定要标明页码,下次使用的时候就不用去找原书了。做笔记的目标是能够撇开原著。本书写作中,我做了很多笔记和摘抄。由于在笔记中标注了页码,我引用和复核非常方便。

再次,做笔记很辛苦,如何降低笔记的时间成本?我用语音输入法:看书时用荧光笔和便签把精彩的、可用的部分标记下来。看完后,我再用语音录入法把这些引文和批注录入电脑。语音输入会有些差错,但是总比一个一个字码进去省力多了。总之,一定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为自己省力。

最后,如果做纸质笔记,推荐使用康奈尔笔记法。在一张纸上,你横竖各画一条线,就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左上区主要记录核心观点,右上区则记录细节、案例,最下的横栏则是本页的总结等。这样的区分非常实用,非常有条理。读者可自行在网上查找攻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全球创新投资:经济大变局中的财富新机遇 农业和食品论争 核能 气候变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流行病 他从屈辱中站起来:乞丐囝仔 算计 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念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