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写作是门手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文学理论 > 写作是门手艺

第13章 出口即入口:读无字之书

书籍名:《写作是门手艺》    作者:刘军强
推荐阅读:写作是门手艺txt下载 写作是门手艺笔趣阁 写作是门手艺顶点 写作是门手艺快眼 写作是门手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写作是门手艺》第13章 出口即入口:读无字之书,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主旨

·你能分清韭菜和麦苗吗?

·人的生活区间有哪些?

·如何走出舒适区?

关键词

·阅历赤字·心理年龄·愤青愤老

·停滞区·秩序区·复杂区·混乱区

·田野·单双周访谈·寒暑假口述史·堆肥

写作与生命体验密切相关。生命“一枝两叶,分开来看。一个是个体的经验,即你所经历的;另一个是他人的经验,也可以称为集体记忆,是通过象征符号、话语体系等体现出来的”[148]。阅读有字之书,如同参阅别人的生命体验。多则多矣,然而纸上所得终究是平面的。只做书虫,会丧失鲜活的切身体验。能激发我们更多思考的,还是活生生的无字之书。

(一)阅历赤字:三门学者与两门学生

我读到一个有趣的实验:

20世纪60年代……实验者将那些吃的很饱、受到良好照顾但是在无菌笼子里长大的老鼠与那些在“丰富”的环境中长大的老鼠进行了比较。“丰富”的环境让这些老鼠有很多东西可以玩耍。事实上,对大多数老鼠来说,“丰富”的环境更像是它们自然成长的环境,你可以想想典型的纽约市老鼠,它们被迷人的空汽水杯和废弃的比萨盒包围着。

在各年龄阶段几乎所有的大脑发育测量中,那些有东西可以玩的老鼠都发育得更好。它们的大脑比其他老鼠的大脑发育的更大,有更多的神经连接和更大的前额叶区域。就像活蹦乱跳、打打闹闹的老鼠一样,他们大脑中产生的有助于学习的化学物质要比在普通笼子里长大的老鼠多。[149]

“鼠”犹如此,人何以堪!我在广州已经生活了六年之久,喜欢这座城市的包容和从容。遗憾的是,我每次离开中山大学的康乐园,都感觉到了一座新的城市。我的朋友开玩笑说:你到底有没有在广州生活过?这戳到了我的痛处。我只熟悉广州的两条街道——滨江东路和新港西路,而这两条路分别对应着中山大学的北门和南门!

我并不是孤例。组织部门有“三门干部”的说法:从家门到校门,再到衙门的公务人员。说实话,我们是三门学者。象牙塔里的生活足够舒缓和惬意,虽不及“锦鲤”,但足够让一个人脱离实际。虽然高校里学术“军备竞赛”盛行,但只要搞定职称而且对各类头衔佛系,你就可以优哉游哉安然度日。在大学里,你基本不需要经手具体的事情,节奏要么慢慢悠悠,要么瞎忙一通,形成不了深刻的时间观念;你也不像那些在市场上搏杀的人,一着不慎,破产清算,因此也就形成不了深刻的成本意识。久之,这会让人形成一种好发议论、爱唱反调的习惯以及廉价的道德制高点。据说,“高尚的道德一旦付诸行动必然会大打折扣,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完美”[150]。清流误国屡被历史应验。汉宣帝批评儒生的话语犹在耳边:“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151]

学者如同爱惜羽毛的鸟,每天都在打理自己的羽毛,而且看到那些黑乎乎的鸟儿就滋生优越感:你们真丑。[152] 古语称“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不无道理:

在自然中,一些环境提供了苛刻的条件,自然选择可能在其中快速展开。而另一些条件不那么严峻,因此自然选择相对弱些。我们要说,学术界就生活在一个相对弱的自然选择环境里。大学本应成为令人振奋和有趣的地方,但它们越来越让人遭罪,不仅是因为大学脱离了真实世界,还因为大学更愿意培育软弱和虚无。[153]

阅历赤字会阻碍健全常识之形成,也是写作最大的障碍:没东西可写。辅导学生论文时,我经常看到学生一脸茫然。这是既不读书又无生活阅历的人通常的表情。他们经常问我:老师,您能不能给我安排一个题目?如果一个人跟现实接触太少,她会缺少现实的感受力和领悟力,无法形成对现实问题的共情能力。到头来,为赋新词强说愁,写出来的东西矫揉造作。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同样需要花费时间去阅读。

十年讲台生涯后,我发现中国大学生心理年龄恐怕比国外同龄人更“年轻”一些。这个没法怪他们,白热化的升学比赛导致了一种高度结构化和单一化的成长轨迹。焦虑的家长们从幼儿园就开始给孩子们不断加料,一个小孩参加四五个培训班是家常便饭。孩子们的时间高度结构化,他们在技能的磨坊里,像一头驴子一样不断转圈。大量练习是为了让他们变成有用的人,而不是有趣的人;是为了把别人比下去,而不是跟别人处好关系。我不知道这些孩子是幸运还是不幸。

结果就是大学生的生活阅历高度简单,造就了几千万两门学生。阅历与判断力高度相关。高度简化的生活轨迹会使一个人缺乏常识感,缺乏对现实复杂性的具体认识,以至于见风就是雨,相信简单偏激的说法。年轻从来不是什么资本,时间和阅历不可逾越。不扩充青年学子的阅历,我们很容易为社会输送大批愤青。年青一代阅历简单则会积累社会不稳定因素。可是,在大学里辅导年轻人的大多数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究。这师生叠加起来的“阅历赤字”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我不知道。

(二)走出舒适区

根据增长圈理论(Growth Rings Indicators),我们的生活可以分为四种状态:停滞区、秩序区、复杂区和混乱区。[154] 停滞区刻板陈旧,令人窒息;混乱区动荡不羁,令人害怕。所以我们最喜欢待在秩序区里,生活可控,令人有安全感。然而,秩序区如同安乐窝,舒适无比却对成长无益。

要想弥补阅历赤字,就得走出秩序区、走入复杂区。2015年年底我得到一个挂职的机会,在海南的一个国定贫困县当了一年副县长。这一年,我经历了15年一遇的县乡村三级同时换届,近距离观察了一个村子复杂的换届工作;我经历了两次大台风,并且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把一个乡的百姓转移了80% ;我经历了无数次会议、陪同、督导与被督导……

这个过程并不总是很愉快,但是我体验了一种与过往生活完全不同的模式,体验了公务员群体的喜怒哀乐。这增加了我的认知复杂性,想问题多了政府的视角。所以任满时,我感觉像是重新读了一个博士。回到学校里,两相比较下我深刻感觉象牙塔生活是如何“废人不倦”。学者经常批评官员“拍脑门”决策,但学者的“时间观念”和“成本观念”实在不够深刻,其实比官员更容易拍脑门。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走入田野,通过经手实际的事情,我们方可了解到维持一个社会的平静而良好的运转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经历过这些,我们才不会再相信各种简单化的陈述。我觉得对于那些愤青愤老,一个好办法就是让他们来政府干上一年,专治各种不服。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155]古往今来,治国人才的培养都强调有基层、多部门、多地区的历练经历。[156]跟政治没关的医生,其培养过程中也有多科轮换的要求。这都显示了多样化经历对人成长的作用。以古罗马为例,它有着完整的精英的培养路径。罗马精英总是先从基层的民政官开始,年轻人在处理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中体会人情冷暖;然后青年人被送到军团中,经过一番历练的贵族青年会担任军团长的副手(穿红披肩的大队长);之后,他们才能竞选财务检察官(“光荣的职务”第一步),负责审核财政经费状况;这之后,他们才能竞选法务官。只有当过法务官,他们才获得担任军团长的资格。只有获得两个及以上军团指挥经历的人才有资格竞选执政官。之后才是军团司令官、总督等最高层的精英。[157]

这种完整的精英培养过程,使得罗马有源源不断的精英供给。在坎尼会战中,罗马损失了七万人,其中包括一位执政官,八十位元老院议员。[158]但是罗马没有被打垮,庞大的人才储备迅速补充了这些空缺,让他们坚持到了最后。最终在扎马会战中,西庇阿战胜了战神汉尼拔。

在此,我引用马奇(James G. March)的一句话:每一个出口都是一个入口(Every exit is an entrance)。[159] 你走出教室,走出图书馆,就会走入田野。你离开了舒适区,就会走入一个成长区。在现实的田野里,你会经历很多不如意,但是就如升级打怪一样,你成长的速度取决于遇到问题的难度。

即使你没有时间、没有渠道或者不愿走入田野,你仍然还可以做一些让自己接地气的事情。我的建议如下:

·单双周访谈。在学期之中,逢单周,你可以访谈一个陌生人;逢双周,跟一个久未联系的老朋友聊30分钟。

·寒暑假口述史。假期里,你可以做口述史访谈。访谈对象可以是你的亲属,也可以是任何有趣的人,尤其是在陌生行业摸爬滚打、有独特经历的人。

如此积累下来,你的社会经验不比那些混社会的差多少。

(三)是菜就剜到筐里

何为阅历?简单地说就是阅读和游历。何为见识?见过才能识别。见识的局限就是:砍柴的人都以为皇帝就是挑金扁担的那个人。很多人写不出东西来,除了读得太少,另外一个原因是生活经历贫乏。《乡下人的悲歌》成为现象级的图书,背后是作者艰辛的成长过程:父母离异、母亲有毒瘾,生活中充满了争吵与暴力。[160]作者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把个体遭遇和宏观社会背景结合起来,讲了美国白人底层的故事,引人入胜。

我们的生活没那么不幸,但仍然有可书之处。以我为例,我出生在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曾像“童工”一样在地里劳作;长大后“我的国”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我也成了一个专业码字的“码农”。这种巨大的变迁让我们个人的经历有了波澜壮阔的背景。例如,我儿子对蜡烛的第一联想就是生日蛋糕,而我小时候煤油灯和蜡烛都是常规的照明工具。我的学生们基本没有见过软盘,而我读本科时曾经拿它来交作业。我们个人生活的高点与低点,与整个社会的起起伏伏能够形成有趣的辉映。每一代人都有责任把他们的经历写下来。这是我们能给后代留下的最有价值的遗产。娜塔莉·戈德堡有个形象的比喻——堆肥:

我们的身体是垃圾堆:我们收集经验,而丢掷到心灵垃圾场的蛋壳、菠菜、咖啡渣和陈年牛排骨头,腐烂分解以后,制造出氮气、热能和非常肥沃的土壤,我们的诗和故事文章便从这片沃土里开花结果。[161]

个人经历终归有限。当写作触及生活阅历之外的东西时,我们就需要动用各种感官去收集素材了。写作是一个编织的过程,需要从大量的材料中披沙拣金。比较严肃的杂志如《纽约客》,记者在调查、资料收集上花费的功夫相当深,往往要做半年的访谈和调查才写一篇文章。著名行业小说家阿瑟·黑利是这样工作的:

阿瑟·黑利每写一部书,总要花费三年左右的时间,而其中第一年就是到各地旅行,与三教九流各类人物结交往来,大量收集资料,对书中涉及的实业部门作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航空港》一书黑利夫人曾协助他,用一个通宵观看了机场邮局分拣邮件装机经过,写了厚厚一叠调查报告,可黑利只采用了一句话。黑利写一部“行业小说”通常要花数年的时间,他的妻子说:“他沉思良久才写上几个字,每天虽只限定600字,却要花上6个小时。”[162]

当我们实地调研时,写札记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你可以每天像一台人体录像机一样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记下来。日积月累,你手中就会有千万兵马可资调遣。这会让你变成一个能说会写的人,哪怕在一些非常紧急的场合,你也可以迅速地想出巧妙的角度,调出有趣的素材,从而给出一个出色的演讲。如果不写,如同让水龙头一直开着。

有经验的写作者都是积累癖。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详细介绍了他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收集各种资料的过程。为了把握故事的宏观政治背景,路遥翻阅了十年的《人民日报》等报刊。为了写作孙兰香的大学生活,路遥跑到西北工业大学仔细观察,甚至抄下食堂的菜单和价格。

总之,生活之树常青,它是所有理论、模型、假设、猜想、争论、困扰、喜悦、悲哀、希望、绝望的来源。忽略了这个大的培养皿,我们的任何写作都将是无源之水,无病呻吟。[163]

目前学界指标化考核方式盛行,论文发表成了“多发了三五篇”式的数豆子游戏。重数量而非质量的风气催生了急功近利的学风,催促着学者滥发多发。极少有人能沉下心来关注现实和理论的重大议题。然而,宁缺毋滥说不定会得愿所偿,饥不择食则可能悔不当初。我所倾慕的作品,应当是遍读有字之书、遍历无字之书,将自己的生活与思索融汇进严肃的写作中。这样的写作,才能不负此生。正如北京大学渠敬东教授所言:

我们考察和理解一个人,以及我们认识自己,难道用每门课得了多少分、发表了几篇文章来认识吗?其实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有哪些老师,有哪些好朋友,父母给了我什么,父母的职业、曾经的历史在我身上注入的情感、性格、气质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才塑造了我这样一个人。我在大学里学习的课程反馈在我身上,成为我最关心的问题之后,才是有血有肉、有心有肺的研究。[164]



练习·电影·阅读


想·写·作

想(How to think):

我希望你已经快要变成“书虫”了。这里有些有趣的问题供你思考。

1. 辩论:书读完了吗?目前中国每年出版50万种图书,加上历史积累以及国外的出版,几乎是海量的。但金克木先生写过一本书《书读完了》。这是一种狂妄的表达吗?你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

2. 你知道国内外多少家出版社?你知道这些出版社的强项吗?

3. 有很多暴发户想装点门面,如果让你负责给他们设计书房,你怎么做?你如何把这件事情变成一门生意? [165]

4. 如果让你建一个家庭图书馆,你准备怎么设计、怎么配置?怎样建立一个有特色的藏书库?

写(What to write):

5. 短篇写作。概述一本书的内容。高效地萃取信息之能力极端重要。问自己几个问题:(1)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哪些对你有启发?(2)作者的观点有无材料、证据支持?证据是否可靠?(3)作者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的此书?她的动机是什么?

6. 主题写作练习。本次作业是:搜索关于“家”的各个维度的阅读材料。例如,文学类的《家》(巴金)或科普类的《假如房子会说话:一部家的秘密历史》,或者史学类的《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或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或者爱德华·威尔逊的《论人的本性》第六章,或者关于家的电影、纪录片。交相辉映的材料可以刺激你产生更多的角度。因此,在聚焦一个话题前,我们最好放眼读书,如蜜蜂一样采百家蜜,针对这个话题建立一个文献特藏。

作(What to do):

7. 整理自己的家族史,抢救性地访谈爷爷奶奶甚至更往上的一辈,了解家族各成员的故事。

8. 制订一个口述史访谈计划,在寒暑假访谈十位左右不同行业的人,倾听他们的人生故事。

9. 统计一下:过去一年、一月、一周、一天,你各读了多少东西?网络阅读除外。

10. 发起一个阅读小组,并一起制定阅读目标。每读完一本书,就要写在黑板上。统计字数和书价(码洋)。每个月统计一下阅读里程表。一年下来,统计一下:你读了多少字,读了多少钱的书?

11. 组织7~15个朋友发起相互推荐读物的活动。每一天由一个人推荐一本书或者电影,写200字左右的推荐语并附上链接。我的团队已经坚持了若干年,我自己受益很大。

12. 发起一个快闪阅读法。一起去某个书店或者图书馆,每人随机抽取一本书,阅读两小时后大家一起分享。此方法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安德鲁·艾伯特教授。[166]

13. 你是否也可以找体裁不同,但题材类似的读物,做对比阅读?

14. 在有声频道听书,或者开一个频道讲述一本书。

电影时刻

书籍滋养着生命,诠释着人性。本次我推荐的电影就跟阅读有关,跟世界的多面性有关。每一个故事都有A面、B面,甚至C面和D面。我们阅读的目的是比较这些侧面的差别,进而找到导致差异的机制(比较差异、寻找机制)。

15. 《书迷》(2018)。这是一部豆瓣评分8.6的国产纪录片,共四集——《一本书的诞生》《书店风景》《淘书迷的地图》《贩书记》,从书的产生到流转,为我们记录了书迷们的世界。尽管网上买书更方便,但我经常去逛中山大学附近的书店。因为,在这个算法主导一切的年代,书店为我们保留了一份“随机的惊喜”。同类型的纪录片还有:《书店里的影像诗》(2014)、《读书的力量》(2018)、《但是还有书籍》(2019)等。

16. 《生死朗读》(The Reader,2008)。温斯莱特和一个小男孩演绎了一个宁愿牺牲自由(甚至生命)也要掩盖的秘密。真难以想象,这个杀伐果断的女纳粹竟然是一个“不阅读,毋宁死”的人。

17. 《罗生门》(Rashomon,1950)。一个并不复杂的命案为何引来众说纷纭的结果?这些说法在陈述中经过了什么样的修饰?我们应该怎样判断?《罗生门》贡献了一个经典的案例,以至于“罗生门”本身已经成为一个专有词汇,专门用以描述那些扑朔迷离的事情。

延伸阅读

1. 刀尔登:《不必读书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

2. [美]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3. [美]克里夫顿·费迪曼、约翰·S.梅杰:《一生的读书计划》,马骏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

4. 刘慈欣、刘瑜、吴思等:《我书架上的神明: 72位学者谈影响他们人生的书》,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5. [美]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鲁思等:《哈佛书架:100位哈佛大学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王月瑞编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

6. 范用编:《买书琐记》(上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7. 桑兵、於梅舫、陈欣编:《读书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8. [美]萨姆·温伯格(Sam Wineburg)、[美]黛西·马丁(Daisy Martin)、[美]朝恩熙·蒙特-萨诺(Chauncey Monte-Sano):《像史家一般阅读:在课堂里教历史阅读素养》,宋家复译,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6年。

9. 吴军:《见识》,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年。

10. [美]斯科特·佩奇(Scott E. Page):《多样性红利:工作与生活中最有价值的认知工具》,贾拥民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全球创新投资:经济大变局中的财富新机遇 农业和食品论争 核能 气候变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流行病 他从屈辱中站起来:乞丐囝仔 算计 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念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