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写作是门手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文学理论 > 写作是门手艺

第16章 文雅地抬杠:如何与文献对话?

书籍名:《写作是门手艺》    作者:刘军强
推荐阅读:写作是门手艺txt下载 写作是门手艺笔趣阁 写作是门手艺顶点 写作是门手艺快眼 写作是门手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写作是门手艺》第16章 文雅地抬杠:如何与文献对话?,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主旨

·对话是什么结构?

·怎样消化文献?

·怎样整理文献?

关键词

·他们说了啥·我要说点啥

·研究动机·逻辑方法·文献关联度

·凝结核·结构化·攻辩结构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研究里,对话都无处不在:

· 在农村串门,你推开一扇门就进入一个对话:二大爷,你们搁这儿聊啥呢……

· 晚上你回到宿舍,舍友们正躺在床上讨论“张扣扣是否应该判处死刑”。你对此很感兴趣,也想加入这场卧谈会。你可能听一会儿,然后抢过话头:“你们说得都不对,我认为……”

· 中国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为此,杨振宁和王贻芳隔空开火,争论至今。

一切皆为对话。我们日常的聊天、谈判、吵架、抬杠,都是对话(conversation)的具体体现。普通人打嘴仗,写作者打笔仗。说理写作训练的一大目的就是科学地吵架,或者吵科学的架。我们写文章、阐述观点,既有文绉绉的“商榷”,也有刀刀见血的“批判”。总之,这个交流基本上就是掐架、抬杠。经过这番训练的人,一般都爱争论、好较真。学术界有不成比例的“杠精”,可能跟这种“职业病”有关系。

本章将以对话为主题,将文献综述以对话的结构进行类比,探讨如何在阅读文献时跟不同作者进行对话,在整理文献时如何以对话的结构来呈现阅读结果。

(一)对话的结构

1. 对话的模板

很多文章写得不好,一大原因是没有弄清自己对话的对象到底是谁。定位对话的过程,并没有那么容易:(1)你总得先知道现在有哪些说法;(2)你得对这些说法有自己的判断。这就像你跟朋友们去吃自助餐,拿完吃的端着盘子找一张桌子坐下来。要想跟别人聊起来,你得先了解他们在聊什么,然后再发表高见。

两位美国学者写了一本小册子,归结了对话的基本结构。[192]如标题所言,所谓的学术对话就是:他们说了什么,我要说什么。我们一方面要阅读别人的东西,理解并合理地质疑;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做出自己的评估和回应。这两位作者总结了一系列模板。这些模板可以为那些不知道怎么综述文献的人提供脚手架。兹录一例如下:

在最近关于_____的讨论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为_____。一方面,有些人指出_____。从这一角度讲, _____。然而,另一方面,其他人认为_____。用这一观点的主要支持者_____的话说,“_____”。根据这种看法, _____。总而言之,问题是_____,还是_____。

我自己的看法是_____。尽管我承认_____,但我仍坚信_____。比如说, _____。尽管一些人可能会反对称_____,但我会回应说_____。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_____。[193]

有了这个模板,文献总结就简化为填空题了。我建议你熟练使用这类模板,然后再扔掉这个拐棍。

2. 对话案例:皮尔逊与海克尔对福利国家缩减的争论

研究本身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而文献综述就是找对话的对象:别人已经研究了什么,你还可以做哪些东西?比较经典的例子是皮尔逊(Paul Pierson)和海克尔(Jacob Hacker)。两位是美国研究福利国家的代表人物,恰好也是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师兄弟。

争论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运动。当时英国由撒切尔夫人主政,美国则是里根主政。两人都是新自由主义信徒,掀起了一场削减福利的运动。皮尔逊的博士论文研究了这一削减运动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后来出版了一本很有影响力的书《拆散福利国家》。[194] 在这本书里,皮尔逊认为英美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经过撒切尔和里根的新自由主义运动的削减,但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背后机制很有趣:

· 大部分政策都有非常稳固的选民基础。

· 削减这些政策带来的收益极分散,普通投票人感觉不到。

· 削减福利的损失却集中在某些群体身上,容易引起他们的选票报复。

因此,皮尔逊的发现是:轰轰烈烈的新自由主义运动对福利的影响被严重高估了。这个分析极为有趣、深刻、反常识。这一研究也为皮尔逊奠定了学术地位,并且引领了“福利国家的新政治学”这一研究方向。

然而,他的师弟海克尔却不同意他的看法,在2004年的《美国政治科学评论》上发表文章反驳了皮尔逊的观点。[195]这对师兄弟的交锋构成了学术对话的一个经典范例。海克尔承认,很多社会保障政策并没有进行正式的修改(或者削减),只关注正式的法规调整会忽略其他隐秘的削减形式。实际上,福利削减还有其他三种不同的形式:

· 冻结策略:随着时间推移,福利标准并没有根据通货膨胀等因素提高,因而实际保障程度就下降了。

· 覆盖策略:旧法令没有废除,但通过新法律去规避、覆盖原先制度。

· 两张皮策略:虽然法律没有变化,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采取比较严厉的标准,导致实际受益者减少或者受益水平降低。

这三类都是静悄悄、偷偷摸摸地进行福利削减,很难被数据所捕捉到,也很难被人们所观察到。但是它们对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海克尔的高明之处就是扩大了福利削减的视野,使得我们看到以前无法注意到的现象及其后果,从而为福利削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洞见。

这对师兄弟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学术对话的范例(Pierson said……, but Hacker said……)。令人称赞的是,两人的观点争论并没有影响私人关系,他们两人还继续进行合作研究。这就比那些动辄撕破脸皮的学术探讨文雅多了。

(二)阅读中的对话:如何化读文献?

有的同学读文献要么读完后全无心得,要么不做区分地记一大堆。这涉及积极阅读和消极阅读的区别。积极阅读需要时刻把自己的研究问题放在心上,不断地判断:这篇文章跟研究问题有何关联?没有关联的文献可以略读甚至不读,紧密相关的则细读。这样才能既不累,又有所收获。

积极阅读会让你主动加入文献涉及的对话,我们才能更深地理解文献内容并穿针引线地整理出文献之间的关联。怎样主动加入对话呢?关键是牢记自己的研究动机(motivation),要随时问自己:研究对象是什么?为此,我需要什么材料?

2009年,我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的《经济社会学》课上读到课程材料中的五个问号,感觉颇有启发。这五个问题可以帮助你化读文献。

首先,这篇文章回答了什么问题?这会让你关注这篇文章的研究动机: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好文章一般都会对准某个问题,没有明确指向的文章相当于放空炮。

其次,所回答的问题跟你的研究领域和主题有什么关系?这会让你反思自己的动机:我为什么要读这篇文章?吾生也有涯,而文献无涯。阅读文献最好具有高度的目的性,擅长从文献中分离出有用的东西,否则全职读文献都读不完。

再次,在逻辑和方法方面,作者怎么解决他们的问题?如果让你来做,你能回答得更好吗?这个问题就有点难度了,但是会让你从消极阅读转为积极阅读,从纯粹的接受到能够批判性地看待。没有完美的文献,如果你了解足够的漏洞,那么你在写作时就会有意识地避开。

还有,不同文献之间有何关联?它们是相互矛盾,还是相互补充?这个问题可以让你跳开单篇文献,站到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去鸟瞰一片文献的丛林。文献看多了,线索一多,我们就会迷失在无数的细节里,信息就会成为乱麻。你需要跳出来,从文献之间关联的角度去思考,才能把持住自己的思路。阅读文献时,心里始终存着这个问题,那么文献丛林的“乱中有序”才会慢慢浮现。

最后,有哪些问题仍然没有被解决?这些未解决的问题跟你自己的研究兴趣有关系吗?这是一个前瞻性的问题。别人的漏洞就是我们的生计。所以,如果在文献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有一种见猎心喜的态度。对这些漏洞的关照,也应该体现在我们的写作中:文章应该对准那些值得关注的空白,解决它们或为解决提供一些支持。

我建议把这五个问题打印出来,放在手边,阅读文献时不断地提醒自己。久而久之,你就可以发展出主动的、积极的化读文献之技巧。

(三)整理中的对话:怎样将文献理出头绪?

落笔最难。我们即使基本读懂文献,也做了大量笔记,但是落笔仍然可能一筹莫展。如果找不到秩序,搭建不了清晰的结构,文献综述非常容易写成堆砌,写成作者名字和观点的拼凑物。如何在林林总总的文献中找到秩序?怎样选择、排列和组合?还好,有一些可操作的指引助你穿越这片泥淖之地,让文献综述做到形神不散。

首先,找到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凝结核,即核心问题。这样相当于确立一个不动点,以此为中心展开资料收集,才能总体上做到不散不乱。我的建议是按照实证论文的写法,文献综述也要聚焦于一个或几个问题。例如拙文《社会政策发展的动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理论发展述评》(简称“动力”文)即为一篇文献综述。[196]为了保证全文能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我先是界定了社会政策和发展这两个概念,这相当于确定了因变量(Y)。然后这篇文章的核心问题就确定了:什么因素影响了社会政策的发展?这篇综述中的所有文字都指向解释社会政策发展的动力机制。这样,文章就有了一个凝结核。

在我跟同事王军兄合作的《在分歧中寻找共识——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政策研究争论与演进》(简称“共识”文)一文中,我们以“生育水平”为凝结核。[197]全文对准三个子问题:(1)政策调整前的生育水平到底是多少?(2)政策调整后的生育水平会回升到什么程度?(3)政策调整后最初几年的出生堆积风险有多高?这三个问题一脉相承,可以让我们对人口学界对生育率的研究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如此写下来,就会让人感觉核心精神不散。

其次,在我们确保神不散之后,如何确保形不散呢?诀窍在于三个字:结构化。何为结构?结构无非涉及元素及其顺序:文献综述包含哪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如何排序?有的人可能非常反感结构化,认为这很机械刻板。但结构化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清晰、整齐的结构可以降低信息接收和消化的成本,读者不需要自己费力地整理信息,所以读起来不累。

在《社会政策发展的动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理论发展述评》(简称“动力”文)一文中,我用了两个结构。第一,宏观层面我采用了时间结构。我把相关理论按照时间顺序做了排序:工业主义逻辑、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中心视角、权力资源理论、性别关系视角等。这种排序使得读者能在宏观上把握理论发展的承接和脉络。

第二,在中观层面,即每一个理论内部,我采用了一个实质组织结构,每个理论都按照背景、逻辑、解释力三个角度来组织对文献的综述。

· 理论背景:介绍这个理论提出来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经验基础是什么。

·解释逻辑:介绍理论的核心概念、变量和关系机制。

·解释能力:总结了相关的经验研究和相应的解释力。

这三个问题基本上对理论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关照。我把每一个理论都按照这个模子来整理。这样,读者读完后就不需要绞尽脑汁想逻辑,对理论的来龙去脉就一清二楚了。通过宏观的时间结构和中观的实质组织结构,读者就可以迅速地把握文章内容。帮读者的过程就是帮助作者自己。

同样,在“共识”文中,我们同样运用了宏观结构和中观结构。三个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写作时也严格地遵循了一个时间结构:(1)政策调整前的生育水平;(2)政策调整后的生育水平;(3)政策调整后的出生堆积风险。这三个问题前后承接,易于理解。中观结构方面,我们也建立了一个类似结构:

·争论焦点,包括观点分歧、争论的时间脉络。

·基本逻辑,包括基础数据和估计方法、双方的合理化诠释。

·总结评价:我们会做出评价,识别分歧中的共识因素,这就回应了主题。

因此,长达几十年吵吵闹闹、纷繁复杂的人口学争论在这两个结构的整理之下变得井然有序。结构如此好用,那么有哪些结构可用呢?上文我讲了时间结构和根据实质问题建立的结构,实际上还有一些其他的结构。我推荐使用辩论结构。正如前文所述,写文献综述很像评述一场辩论。写文献综述时,你可以模拟一场辩论赛,有正方和反方,有攻击和防守。这样区分会令综述更为清晰。文献综述最好能体现问题的辩论和演变过程。那么,核心问题确立后,作者需要整理不同观点,并把它们归为不同的阵营:正方、反方,左派、右派,政府派、市场派,支持方、反对方,进攻方、防御方,保守派、激进派,主战派、主和派,等等。

在写作《经济增长时期的国民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追踪研究》时,我跟合作者梳理了“幸福悖论”,用3000字的篇幅呈现了长达40年的学术辩论。[198]我们运用了攻辩结构:美国人伊斯特林为悖论提出者和辩护方,荷兰人韦胡文为挑战者和质疑者。如下表所示。

表16-1 幸福悖论文献综述剖析



结构化是非常有用的技术。不过在这么多种结构中,作者需要找到一个主导的结构,以统辖所有其他的结构。例如,你可以把时间先后作为主架构,每个子模块下面再辅之以其他结构。这样就会使文章高度结构化。主导结构和次要结构要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个“套”一个。最终,文献综述就像非常规整的集装箱——高度组织化(well organized)。读者读起来一目了然。

总之,写文献综述如同拍照[199] :

当你拍照时,你看到的是一些已经存在的东西,并将其拍摄到胶片上。大多数情况下,最终图像再现了现实世界,但摄影师确实发挥了创造性的作用。摄影师选择哪些拍进来,哪些不拍,如何框定图像,将什么带到前景,将什么放在背景中,图像是清晰还是失焦处理,以及曝光程度等。与之类似,文献综述者把已经存在的东西提取出来,通过他或她自己的写作来创造一些新的和原创的东西。



练习·电影·阅读


想·写·作

想(How to think):

1. 辩论。昂贵的论文是否是浪费资源?据说一篇论文的平均成本超过百万。[200]读者却不超过十个人,引用量也少得可怜:有55%的论文发表后五年被引次数为零。[201]为什么我们要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去写如此之多没人看的论文呢?

2. 论文花费了如此之多的资源,读者却这么少。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这种状况吗?

写(What to write):

3. 短篇写作。会议纪要:职场人少不了开会,不会写会议纪要就麻烦了。好的会议纪要如同优良的文献综述。请注意:(1)基本信息要全,例如会议时间、地点、参会名单、会议主题等;(2)讨论过程可按照议程先后顺序,采用时间结构,尽量全面反映与会者的意见;(3)会议结果要写清楚,谁负责什么、时间节点及资源配给。[202]

4. 主题写作。在“提问”篇,你已经确定了研究问题。那么,请你咨询专家并搜索30篇左右与“家”相关的专业文献。你需要写一篇1500~2000字的文献综述。你可以使用攻辩结构、时间结构或其他结构,但是这篇综述必须高度聚焦于你的研究问题(因变量与自变量),展现过往研究者对这一话题的研讨脉络。从本章开始,你要形成阅读专业文献的习惯,写东西之前要进行文献查阅和征引。

作(What to do):

5. 请老师推荐本学科最好的五本杂志,收藏其链接,定期跟踪最新论文。

6. 建立一个论文研读小组(Journal club),一起阅读严肃的东西。

7. 针对一个题目,搜索中英文三至五篇综述类文章。

8. 搜索文献时,记录自己的搜索词变化轨迹。

9. 在Endnote建立几个文献库,探索软件的功能。

电影时刻

本篇中我们讨论了文献的搜索与评估,其核心是对比与对话。我们需要比较“别人说的”,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本次我推荐跟对比与对话有关的电影。

10. 《对话尼克松》(Frost/Nixon,2008)。水门事件后,尼克松尽管声名狼藉但一直嘴硬。这激起了主播福斯特的斗志:怎样让尼克松道歉?一个花花公子般的主播怎么敌得过全球最油滑的政客?果然,一开始福斯特完全被尼克松牵着鼻子走。转机出现在福斯特的“文献”苦功:他调阅钻研了无数的档案、资料,终于打开缺口。尼克松最终低下他高傲但并不高贵的头颅。福斯特对尼克松的访谈堪称有趣的“They say/I say”的过程。你也可以从访谈的攻防中体会本篇所说的攻辩结构。同类还有《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1976),讲述了水门事件的揭幕过程。记者从无比寻常的法庭审判中嗅出反常,体现了出众的“问题意识”。他们辛苦地调查取证也堪称做了扎实的“文献”功夫。所谓专业精神,没有比这更好的例子了。类似的还有《聚焦》(Spotlight,2015)。

11. 《永不妥协》(Erin Brockovich,2000)。这是一个大卫与歌莉娅类型的故事。Erin是一个单亲妈妈,没有工作,存款余额接近于零。她靠着厚脸皮要到一份工作。这个选美皇后出身的女士能做好吗?她如何进行了文献回顾和资料收集?看完这部电影,你会发现学校之外的工作跟写论文有相当多的共同点:都需要敏锐的问题意识,勤奋地文献开矿和资料收集,以及“愣头青”式的斗志。

延伸阅读

1. [美]劳伦斯·马奇、布伦达·麦克伊沃:《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陈静、肖思汉译,高惠蓉、张瑜审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2. [美]马特·厄普森、C.迈克尔·豪尔、[美]凯文·坎农:《怎样玩转信息:研究方法指南》,孙宝库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

3. [美]凯特·L. 杜拉宾:《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雷蕾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年。

4. [英]柯林·内维尔:《学术引注规范指南》,张瑜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

5. [美]杰拉尔德·格拉夫、凯茜·比肯施泰因:《学术写作要领》,王宇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年。

6. Stinchcombe, Arthur L.: “Should sociologists forget their fathers and mothers?”,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1982, Vol. 17, No. 1, pp. 2-11.

7. [日]山崎茂明:《科学家的不端行为——捏造·篡改·剽窃》,杨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全球创新投资:经济大变局中的财富新机遇 农业和食品论争 核能 气候变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流行病 他从屈辱中站起来:乞丐囝仔 算计 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念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