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写作是门手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文学理论 > 写作是门手艺

第20章 土八股与洋八股

书籍名:《写作是门手艺》    作者:刘军强
推荐阅读:写作是门手艺txt下载 写作是门手艺笔趣阁 写作是门手艺顶点 写作是门手艺快眼 写作是门手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写作是门手艺》第20章 土八股与洋八股,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主旨

·为什么要结构化?

·学术论文遵循什么结构?

·论文各部分回答什么问题?

关键词

·所见即所得·降低写作难度

·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文献

·问题·意义·可信度·发现

(一)所见即所得:结构的力量

历史学家布尔斯廷回顾19世纪初欧美制造业时这样写道:

在欧洲,制造复杂机械(例如枪或钟)还得靠高手艺的工匠。造枪或制钟工匠都按照古老的办法,一件件设计、制造、组装起来,所做成的枪、钟都是精致的手工艺品,带着鲜明的个人色彩。这些东西一朝坏了,还得要交还它的制造者或找其他工匠来修补组装。造枪和钟的事实最足以说明对枪工钟匠直接依赖之深。

(美国)新的“划一制”则把诸如枪或其他复杂机械的生产分成许多部件来做,由工人(此辈不必有制造整件机械的技艺)分别大量生产。其结果是:无数复制品简直一模一样,任取一件装起来都合用;如果一件坏了,另拿一件替换就是,不需另作加工处理。[247]

许多人对标准化大生产抱有敌意,认为整齐划一、冷漠生硬、缺少个性。但是如果不是拜通用制生产所赐,我们现在能有经济实惠的汽车吗?普通人能坐上高铁、飞机旅行吗?这一体系的关键倡导者埃利·惠特尼说,通用制“用一种准确有效的机器操作来替代工匠的工艺,因为工艺来之不易,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经历才能取得”[248]。可见,通用制降低了对个体的依赖,成为一股整合的力量,推动了工业化大生产的飞跃。

这和写作有什么关系?其实,论文作为高度结构化的文体,是知识大生产时代的产物。如今的科学研究已经不再是英国绅士的午后消遣,而是一个庞大的、专业化知识生产、传播和转化体系。全世界的论文无论学科,结构大同小异,表面上古板单调,但这种标准化有其不可取代的优点。

首先,从读者角度,所见即所得。论文作为信息交流媒介,去掉花哨的外在形式,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要点,是一种高效、方便的信息获取形式。否则,如果写论文的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组织,五花八门、千奇百怪,那么科学交流的成本就会直线上升。一篇论文拿过来,读者不需要为结构发愁,不需要适应作者独特怪异的风格,不需要在文章里寻寻觅觅,而是在恰当的位置看到她想看的东西。你如果想看作者如何提出问题,怎样把问题关联到既有研究中,那么只需看一眼引言和文献综述部分即可。因此,论文的刻板结构反而有利于信息传播和知识积累。

其次,从作者角度,结构化降低了写作难度。格式相对固定,就像打格子一样,为初学者提供了稳定的模板。只要你懂得实质内容,这种固定结构相当于你的脚手架和学步车,写作变得容易上手和模仿。你只要把你所知道的东西填到对应的格子里就可以了。如果相信文无定法,写作靠个人自己体悟,而不提供任何脚手架和学步车,那么清晰流畅的写作就只能为少数天才所掌握。结构化是清晰写作的一大利器。普通写作者即使不善为文,只要用心一点,就可以改善自己的写作清晰度。由此,科学研究不再依赖于个别天才级的人物,普通科研人员也可以为知识积累添砖加瓦。我们这些“工蜂”虽然无法写出惊天地、泣鬼神式的论文,但只要品质靠谱,就可以做出搭建知识大厦的砖块。

很多人都觉得论文、报告很难写。相比之下,他们觉得写一篇小说或者散文容易多了。实际上,论文是一种看起来门槛很高,但实际上难度没那么高的文体。相反,小说看起来没有什么门槛,但写作难度却非常高。这两者关键的区别在于结构。小说的历史更加悠久,它的结构则变化不拘、以新奇取胜。小说家如果模仿别人的结构,总有陈旧之感,因此小说看起来好写但实际上不好上手。

因此,标准化的论文看似机械,却同时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难度和作者的写作难度。它跟机器的通用化一样成为一股整合力量,推动了知识大生产体系的兴起。读者会觉得,这种结构能不能改一下?除了文风糟糕,我看不出改变论文结构的必要性。如果要改变这种结构形同不按常理出牌,那几乎就是与整个学术界为敌了。何必呢?实际上,这种结构学起来不难,犯不着抵触。你可以把结构当成套路。

(二)学术论文的结构

八股文在中文里是一个贬义词,一股子尘封故纸堆的味道。尽管流传至今的很多进士八股文辞优美、立意高远,八股文却总被人当作结构刻板、约束思想的文体。把论文称为学术八股,同样暗含贬义。彭玉生曾经对比过洋八股和土八股的结构,两者确实有很多有趣的相似。

表20-1 洋八股和土八股的对比 [249]

论文的典型结构被概括为TAIMRDR结构(简称TMD结构),具体是指:题目(Title)、摘要(Abstract)、引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和文献(References)。无论是物理学还是医学,无论是社会学还是管理学,学术论文的格式基本上就是这个架构。

从阅读角度看,读者读论文时心中可能产生五个问题:(1)研究问题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2)我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3)作者用什么方法和材料回答问题?凭什么相信作者?(4)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有什么意义?(5)如果我想进一步了解或者研究,应该看哪些材料? TAIMRDR结构几乎线性地对应回答了上述问题。

1. 头部:标题、摘要和引言

头部是论文最重要的一部分。重要性在于:(1)在上述五个问题中,它承担了两个问题的回答,分量最重;(2)大部分编辑、评审人、读者一般只会看标题、摘要和导论,而不会看完全文。开头写不好,对一篇文章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总体而言,标题要起得富有吸引力,能让读者自动往下读摘要。摘要得把研究最精华的内容概括出来,进而吸引读者读引言。引言要写到让读者“自觉停止怀疑”的程度。在引言中,你需要明确地提出问题,让读者知道你是在做什么研究。问题一定要摆在显眼的位置,表述清晰,不要让读者去寻找和猜测。他们连文章都不肯全部读完,你觉得他们会一句一句找吗?

引言还需要做好渲染的工作,要让读者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意义。这一块的“推销”工作最考验作者功力和眼界。你要说服读者花这个时间去读文章,需要激起读者兴趣,判断他们的疑虑并提前化解。如果不能解释清楚,读者要么不读,要么会自己尝试性地提出各种解释,可能会造成各种误解。总之,引言要讲清楚研究问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2. 方法部分

方法部分是为了回答读者第三个问题:凭什么相信作者?研究是一项公共性质的活动,不是自娱自乐。要说服别人,不仅要提供证据,而且要提供证据获得的方式。作者需要告诉读者:(1)回答研究问题需要什么样的证据和材料?(2)这些材料的获得需要什么方法?(3)这些方法是如何操作的?其质量监控措施是哪些?简言之,方法论部分就是要把作者的后台展示给读者。就像很多饭馆的开放厨房一样,食客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厨的每一步操作,吃的时候自然就放心多了。

作者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步骤汇报出来,既是展示公信力,同时也是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如果一个公认很难的问题在你手里设计出了解决方案,收集到系统的数据,找到恰当的、先进的模型来进行分析,本身就是研究实力的表现。研究方法在学界最前沿的研究中一步步向前推进。因此年轻的研究者要想学最新方法,其实最好的渠道并不在教科书而是在论文中。最新的论文是学界潮流的最前沿。经常浏览最新的论文,我们可以了解目前学界都在关注什么问题,使用什么方法,从而让自己保持“在线”状态。[250]

3. 结果部分

结果部分,顾名思义就是汇报研究发现。费了那么多力气,你究竟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结果?这些结果跟预期是否一致?在这一部分,读者将会读到你的工作成果。研究成果的呈现在不同学科、不同研究范式中有所差异。对于量化研究而言,作者可能会展示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模型的结果(往往是一堆回归模型),从而展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定性研究而言,作者会展示档案、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结果,揭示相应的政治、经济、社会过程。

对于结果的总结和解读应当遵循恰当的原则,不能过度解读结果,更不能扭曲结果。当结果与预期不符合时(例如统计系数不显著,或者方向相反),作者要像侦探一样探求原因:是不是数据有问题?测量有没有误差?统计模型是否恰当?反常的结果往往也能告诉我们很多有趣的内容,甚至会启发进一步的研究。

4. 讨论与结论

讨论部分不容易把握,原因在于:(1)作者该说的都说过了。例如,研究发现在摘要、引言、结果中都说了,研究意义在导论中也说过了。如果在讨论中再重复一遍,作者自己都会觉得奇怪。而且同样的意思再次表述,要想语言不重样也挺困难。(2)大多数作者写到这里已经筋疲力尽了,他们盼着赶紧画上句号。写论文很少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写到最后作者自己都要吐了。(3)说实话,读者对讨论部分通常关注度也不高。一篇枯燥的论文读到这里,读者的耐心也基本耗尽,她恨不得赶紧翻到最后一页。而且跟作者的感受相似,读者已经读过这些发现及其意义,再读一遍又有何益?

尽管如此,讨论部分还是不容忽视,尤其不能让它成为文章的短板。这一部分要做什么呢?(1)回应引言中提出的问题以及你的发现如何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有点重复,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也不是不可以。这种又干又硬的论文,读者读得很辛苦,所以你替他们把研究发现总结为几点,为读者提供方便。(2)研究发现跟既有研究、文献脉络的关联和区别是什么?你的研究对于回答和解决更高一级的问题有何帮助?这样的拔高会将你的研究提升到更高层次。(3)陈述一下你的研究缺陷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自陈缺陷相当于提前穿好盔甲。没有完美的研究,因此也没有完美的论文。你的论文,不管你投入多大心力,不管你自己多么喜欢,总是充满缺陷。与其让别人痛批,不如自己先招了。提前招认缺陷可以少受很多皮肉之苦。而且,现在的缺陷也正好是未来研究的路向标。别人克服了你的缺陷,把研究往前推一步。整体的学术进步就是这么来的。大多数作者写到最后,可能会爱上自己的研究,觉得它无可指摘,天衣无缝。这肯定不是真的。

5. 参考文献

到这一步,作者松了一口气,终于写完了。读者也在想,终于读完了。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似乎都觉得参考文献不是文章的一部分,至少他们没把文献作为正文的一部分。这种“偏房侧室”的待遇,对文献部分来说不太公平。

任何研究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好的研究都有根有据,有来龙有去脉。所以,文献部分不容忽略。它呈现了所有数据、资料的出处以及研究问题所处的文献网络。对于想进一步了解的学者而言,文献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梯子。社会学家李培林教授曾对参考文献的功能做了一个精彩的总结:

第一,参考文献大体上可以划定作者的知识范围,让人知道作者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知识框架、知识背景里讨论问题。

第二,参考文献能告诉人们,作者是在哪一条知识积累的脉络上,什么是作者的学术偏好和学术品位,作者的那些研究成果,都有哪些思想来源,因为任何研究成果,都是知识积累的结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东西,几乎是不存在的。

第三,参考文献的作用,还有些像产品成分的说明书,读者可以根据著作成分的说明,去验证一下该著作是不是假冒伪劣产品,是不是抄袭或平庸之作。

第四,它具有节约做学问成本的作用,别人对你的书感兴趣,你的参考文献就成为进入该研究领域的一条捷径。……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文献,那简直就是一个专门研究领域的必读书目。

第五,……对文献的掌握和熟悉,仍像雕刻家对刻刀和材料的熟悉,是手艺活的基础。

第六,参考文献就是广告牌,是作者向他的同行显示其知识实力的途径,是作者研究的专业性的证明书。

第七,参考文献是英雄榜,是学术著作名牌产品的陈列室,流行作品的价值需要发行量来说明,精品著作的价值则需要引证率来佐证。[251]

可见,参考文献并非可有可无。

以上就是论文的TAIMRDR结构。你会发现这个结构一环扣一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术八股并非臭不可闻的裹脚布,它是经过时间淘洗后的一种相对高效的文体。它不好读,那是因为作者们的文风有问题,跟结构无关。表20-2是

表20-2 论文主体部分的结构与功能 [252]一个非常简洁的总结。读者可以再度体会文章各部分的功能(我增加了文献部分)。作者属于公共卫生领域的学者,但其他领域的论文结构大同小异。

这份表格如同一个填字格,你可以在写论文的时候如法炮制。架子不需你操心,你只需要关心写作的实质内容。结构化解放了大脑,催生了非线性写作:你在结构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先后次序并不重要。只要格子填满,最难写的初稿就写完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全球创新投资:经济大变局中的财富新机遇 农业和食品论争 核能 气候变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流行病 他从屈辱中站起来:乞丐囝仔 算计 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念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