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写作是门手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文学理论 > 写作是门手艺

第八篇 流动:微观结构与中观结构

书籍名:《写作是门手艺》    作者:刘军强
推荐阅读:写作是门手艺txt下载 写作是门手艺笔趣阁 写作是门手艺顶点 写作是门手艺快眼 写作是门手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写作是门手艺》第八篇 流动:微观结构与中观结构,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

——北京俗语



第22章 词与句:微观结构


主旨

·如何选择词语的抽象等级?

·如何用句子讲故事?

·如何衔接上句和下句?

·如何处理句子长度?

·如何选择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

·中文和英文有何区别?

关键词

·词语抽象阶梯

·主谓分明·用词具体·快速衔接

·首尾相接·句子接龙·新陈有序

·长短结合

·克制表达·提前强调·前后衔接

·主谓宾齐全·用语明晰·有序构造复杂

(一)流动的意蕴

当我提到“流畅”这个词时,你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流水潺潺?飞鸟滑翔?《高山流水》 ?流水别墅? [265]丝滑般的巧克力?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拳?不管是什么印象,流畅给人的感受总是异常美好。心理学研究发现,心流(flow)是幸福感的源泉。[266]

反之,假如把学术论文比喻为一种食物,你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在课堂上,同学们最多的回答是:压缩饼干。“又干又硬、难以下咽”是大家共同的感受。很少有人喜欢阅读论文,除非他有自虐倾向。为什么学术论文会让人读起来如此痛苦呢?为什么作者们要写成这种抽象晦涩、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风格呢?

学术文体风格如此之糟糕,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学术问题一般比较专业艰深,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因此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文辞晦涩和读者数量形成死循环:因为难读,所以读者不多;因为读者不多,所以在文字上不用花费过多时间。

主观上,学者们在训练过程中阅读了大量文辞艰涩的材料,久之他们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觉得学术类文风跟通俗类就应不一样。甚至有人认为晦涩标志着“高级”,读者读不懂是她自己的问题:如果读者轻松读懂,岂不是显得作者水平不行?这正如苏轼所讥讽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267]

时代不同了,信息泛滥要求作者走亲民路线。清晰流畅的透明玻璃风才是最佳选择。如何让你的文字流动起来呢?如何让它自然地流淌进读者的头脑?文章的宏观结构全世界大同小异,不会引起读者的困扰。魔鬼在微观结构和中观结构中。我们如何遣词造句、如何排列段落章节,将决定文章的可读性。作者要在词法、句法、段法和章法上下功夫,将意思清晰、条理、顺畅地传递给读者。

宏观结构已经在《结构》篇讲过了。本篇主要聚焦于微观和中观结构。许多写作指导书都谈到了如何遣词造句。但归结起来,词句层面有六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抽象与具体、名词与动词、上句与下句、长句与短句、被动与主动以及语言差异。

(二)用词:抽象与具体

论文通常使用大量抽象词汇,例如“现代性”“主体间性”等。抽象词汇可以让文章立意拔高,凸显层次,突破就事论事的卑微感,从而实现所谓的高级感。然而如果作者不收敛,听任句子里充斥着这种词汇,那么文章的命运几乎是确定的:没人看得懂。

人类词汇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梯级结构。(表22-1)当我们提到香蕉的时候,大家头脑里所想到的东西相差无几。但是我们说水果呢?大家大脑里想象的东西会五花八门,有的可能想到了橘子,有的想到了苹果。当我们再往上一层,说到“食物”呢?大家的差异性更大了。一个人的佳肴,可能是另外一个人的毒药。可见随着抽象层次不一样,大家头脑中的图像会有差异。推到比较高的抽象层级,如果说“可持续性”,大家会想到什么呢?“以太”“人性”“变量”“永恒”呢?

表22-1 词语的抽象阶梯 [268]我相信,大多数读者可能已经如坠云雾。

表述清晰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抽象层次(deliberate generalability)。[269] 所谓恰当,并非层次越低越好。在表22-1中,最后一行的单词我们基本不认识,这是因为它们已经过于具体。倒数第二行的词汇属于基本水平(basic level)。这些词汇大部分都是在幼儿园、小学学到的词汇,它们指向明确,歧义很少。用这样的词汇写作,会生动且易于理解。日常对话中,这类词汇所占比重最大。但在书面表达中,这类词汇虽然清晰,但往往会过分具体,不利于表达更加广泛的含意。

抽象层次依据表达需求而定。举具体的例子可用基本层面的词语,表述抽象和广泛的原则时可以用抽象词汇,但尽量避免小圈子的“黑话”。抽象词汇有时仅仅是小领域内共享的概念,很容易把读者绕晕。如果非用不可,你可以加上例子和定义。

部分学生爱用“大词”。爱用大词的人动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出类似于“××的前途与命运”“××格局纵横谈”之类文字。大词反映的是一种浮夸的文风、空洞的思想、不接地气的思考方式。大多数人没有功力驾驭这么大的主题,因此谈来谈去就是假大空。我们应当崇尚脚踏实地的研究方式,用健康的文风形成对假大空文风和学风的围剿之势。

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H.贝茨(Robert H. Bates)告诫学生,开始做研究之前要问一下自己:我要跟哪些研究对象对话?要跟谁吃午饭才能了解情况?这可称为贝茨午餐测验。如果你要写“世界格局纵横谈”,该跟谁吃午餐呢?总不能跟联合国秘书长一起吃饭吧?这就尴尬了,因此这个测验可以让我们脚踏实地,而不至于悬浮于虚无。

(三)主谓:名词与动词

一个句子如果要表达清楚,主语和谓语非常关键。主语和谓语对应了句子中主要的名词和动词:“弓是主语,弦是动词,箭穿过信息的射程,在最后的着力点突然停住”。[270] 只要有了主语和谓语,那么句子传递的故事就是完整的。例如,女王怀孕了。汉语语法大多是外来输入,整体来说规则不太严格。例如,好多句子主谓宾都不全,还美其名曰“承前省略”。这一方面,我们得借鉴英语的规则,让汉语表达更严谨一些。

要想句子表达清晰,主语和谓语要做到:首先,主语要具体,且不能太长。主语最好是具体的人、物、事。例如,“现代性带来的问题在每个社会都在被热议”,就不如“大家都在讨论社会变迁带来的问题”。“现代性”这个词过于抽象,而“大家”相对具体。第二句话中,“现代性”被“社会变迁带来的问题”所取代,整体读起来更为清晰。

对名词和动词进行追问下沉。凡是遇到非常笼统的名词,可以问:何种……(what kind of)?对于动词则问:怎样……(how)?例如提升治理绩效,你可以追问:(1)什么样的治理绩效?(2)怎样提升?这样提问有助于把问题具体化,也就是下沉一层。例如,你需要把“治理绩效”这个抽象、笼统的词汇操作化为“政府回应民众在公共服务方面的需求”。这样就更清楚了。你还可以继续提问:什么样的公共服务?那么你可以把公共服务明确为“教育服务”。你还可以继续提问:什么样的教育服务?是高等教育还是义务教育?这个下沉明确的过程可以继续延伸下去。通过这番追问,表述会更加聚焦、更加具体,更加有针对性,更加让人可以理解。简言之,信息颗粒度更高。

其次,谓语是一个动词,而不能用抽象的动词,也尽量不用“是……的”。例如,“她是一个有礼数的人”,就不如“她礼数周到”。

最后,主谓宾之间要快速衔接,不能有复杂的插入语。主语和谓语是故事的主体。缺了这两个,整句话的意思就不可捉摸。故事的主语和谓语要放在比较容易找到的位置,不要淹没在词汇里。尽量通过调整结构,把主谓之间的文字挪到后面去。例如,“女王在经历了若干次波折和形形色色的谣言之后,怀孕了”,就不如“女王怀孕了,在若干次波折和形形色色的谣言之后”。前面那句话让读者需要费劲地寻找谓语,读起来如鲠在喉。

(四)衔接:上句与下句

写完一句话,在构思下一句说什么的时候,我们实际上需要跟自己对话:

必须想一想这句话如何与上下文连接,他也必须认真想想这句话应如何融入语境……每句话都在一段隧道中,与本页的其他语句隔绝开来。他(有的作者)从未费力地想要把文章的所有部分融为一体。因为他明显认为写作就是把信息和观点堆砌在一起,而不是构建一种可持续的论述……你在写作时不仅与他人展开交流,也要与自己进行对话——你要把陈述的不同内容相互连接,构建出清晰的逻辑关系。[271]

通常而言,如果想让句子之间关系顺畅:首先,句子接龙。正如成语接龙的游戏,我们需要玩句子接龙的游戏。上句句尾和下句句首应当是同义词或近义词,这样才能首尾相接。如果撇开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完全谈不同的事情,那么读者就会感受到严重的割裂。下面这句话是个范例,它把上下句的首尾很好地衔接起来了:“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272]

其次,信息铺陈符合人脑规律。旧的信息放在前,新信息放在后;具体的放前,抽象的放后;熟悉的放前,陌生的放后。这是人脑认知的规律,不能做违背规律的事情。

最后,如果想让句子显得有趣,前后部分之间可以形成转折。例如,“大闹一场,悄然离去”(金庸语);“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是有些人就是生在罗马”;“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会讲究、能将就”等。《罗马帝国衰亡史》《傲慢与偏见》中的妙语非常多,令人击节赞赏。不过这种话多了,会有抖机灵的嫌疑。

(五)长短:长句与短句

学术语言为人诟病的一大缺点是句子太长。作为考过GRE的人,我深有体会。GRE阅读材料并非杜撰,而是从学术类读物里面得来。这些面目可憎、绝非善类的句子动辄几十个单词,甚至上百个单词,有的甚至整整一段都是一句。欧陆学者的句子更是令人恐怖。学哲学的人领教过胡塞尔、黑格尔,社会学的人领教过韦伯、哈贝马斯、布迪厄。他们的书几乎是所有博士的噩梦。

这些学者大都学富五车,然而这种风格真不是好的典范。受限于人脑的带宽,一般人消化一句话的长度是有限的。句子又长又抽象时,读者尤感艰难。因此,句子的长度一定要控制。当然,学术表达通常追求严谨,这意味着很多插入语、限定词等。这些都增加了句子的长度。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复杂的插入语作为单独的一句话。如果实在拆不开,可以用分号来连接。

长句可憎,是不是一律写短句就好呢?有的学者推崇短句(例如张五常)。但是句子太短,如同枯燥的音乐。比较一下:“她吃了一个苹果。她死了。”还是:“吃了一个苹果之后,她死了。”用一堆短句来表达,就相当于用一堆瓦砾来建房子。读者的注意力也被切成了碎碎念。

折中起来,句子最好能够长短结合。好的表达应当如乱石铺地,大小的石头都各得其所。

(六)语态:被动与主动

无数写作书视被动语态为洪水猛兽,认为被动语态刻板、别扭、生硬。所以,千篇一律的建议都是摒弃被动语态。总体来说,我们更容易理解主动语态的信息,能用主动语态的时候确实尽量不要换成被动。但是任何法则一旦不讲具体情形就会成为教条。实际上被动语态在以下几个场合还是有用的:

首先,当我们需要客观地描述一个过程时,尤其是作者本身的主观色彩需要克制表达时,被动语态就能体现出所要求的效果。例如,我们讲述数据收集过程,往往需要使用被动语态:病毒被放入特制的恒温箱中保存。这句话里,研究者的角色被省略了,以凸显过程的客观性。

其次,当我们需要强调某个事物而将其提前为主语时,被动语态可以使用。例如:“谭同学被胡某驾驶的跑车给撞了,而胡某声称速度只有七十码。”我们更关注受害者,因此将其提前为主语。

再次,当我们需要考虑句子的可读性,加强句子与句子的衔接时,被动语态可以使用。例如:“我们考虑了三套方案。相关人士把这些方案置于对应的背景下予以评估。”改善句子的衔接,我们可以把第二句改为被动:“我们考虑了三套方案。这些方案被相关人士置于对应的背景下予以评估。”

(七)语言:中文与英文

比较译本和原著时,我有种奇怪的感觉:英文原著往往比中文译本更好理解。这是为什么?我们至今没有谈及语种问题。中西文在写作中颇有差异。通过对比中文和英文的差异,我们可以寻思出一些改善写作的机制。

朱光潜先生提到中文:

有不少的弱点……动词自身不能表示时间性……所以要明白动作的时间先后次第,我们常须依文义猜测。文法本由习惯形成,在语文是文法,在思想就是逻辑。我们多数人的思想都缺乏谨严的逻辑,所以用语文很少注意文法的习惯。一句话有时没有主词,有时没有主要动词,主动词和被动词有时在形式上可以无分别。最重要的是关系代名词和关系连续词的缺乏,因此写复合句颇不容易,西文所有的紧凑的有机组织和伸缩自如的节奏在中文中颇难做到。我们很少有用插句的习惯,在一句话之中有一个次要的意思临时生发,或是须保留某一个条件,或是须做一个轻淡的旁敲侧击,我们很不容易顺着思想的自然程序和轻重分寸把它摆进那一句话里;要把它说出,只好另来一句。这个欠缺使语文减少弹性和浓淡阴影。只知道中文而不知道西文的人们自然不会感觉到这些欠缺不方便,知道西文而没有做翻译工作的人或许也不感觉它们的严重,但是忠实的翻译者都会明白我说这番话的甘苦。各国语文习惯本各不相同,我们固然不能拿西方文法来衡量中文,但是上述几种欠缺不全是习惯问题而是思想的谨严与松懈问题。如果我们能了解西文在这几方面确比中文好,我们似没有理由说中文不应把好的地方接受过来。[273]

平心而论,中西文差异使得它们各有所长。中文适合做文学语言,它没有时态、语态,没有虚拟语气,甚至主谓宾都不太齐全。这使得中文许多表达可以做多重解读,有种朦胧之美,读起来特别耐人寻味。西文如英语在语法、结构、表达方面都更加严谨,使它成为比较适合科学写作的语言。因此,中英文的写作转换并非单纯的翻译问题,而是需要进行思维转换。中文论文如果硬生生翻译成英文,可能的结果是读者看不懂。

从中英文的区别中我们可以体会哪些写作启示呢?首先,主谓宾需要齐全。前文提过,汉语语法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古代典籍甚至没有标点。我们要学古书,先要学会断句,而断句本身都会产生很多歧义。受过英文写作训练的人则会注意每句话至少要有主语。所以,你不会写出“大力加强……建设”的句子,因为这句话没有主语。主语不全并不仅仅是语法缺陷,没头没脑的句子意味着我们不清楚行为的发动者和责任承担者。

其次,用词要明晰。中文写作和英文写作并不存在单纯的翻译、对应关系。中文中过得去的模糊说法,例如“一定要高度重视”,在英文中会很别扭。英文讲求具体。如果中文写得含混,改成英文的过程不能叫翻译,而是重写。这一点也是我从苏阳老师那里学来的。我曾经在一份申请材料中提到:我要跟某某教授展开合作研究。苏老师马上说:什么样的研究?这个研究要发展哪个模型?这些问题会逼迫写作者把问题想清楚,而不是大而化之地蒙混过关。久而久之,这会迫使作者严谨起来。

最后,有序地构造复杂陈述。中文的结构很难搭建复杂的结构,特别像一堆碎石。英文特别像积木,它的各种从句在保证清晰的同时可以达到复杂的结构。比如说:I had a lunch with this guy, who is a graduate student of Sun Yat-sen Uinversity, a famous university in China. 这句话讲了三个意思,但是特别好理解,因为它有序地把三层意思表述出来了。中文则只能写成三个句子:我跟这哥们吃了午饭,他是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中山大学是中国的一所名校。如果硬是拼凑在一起,句式会变得冗长。

综上,要想写出清晰的句子,我们需要谨慎选择词语抽象层次,把主谓语放于显眼位置,处理好被动与主动,实现句子长短结合,上下句有序衔接。我们也要从其他语种里汲取有益元素,提升文字清晰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全球创新投资:经济大变局中的财富新机遇 农业和食品论争 核能 气候变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流行病 他从屈辱中站起来:乞丐囝仔 算计 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念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