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写作是门手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文学理论 > 写作是门手艺

第23章 段与节:中观结构

书籍名:《写作是门手艺》    作者:刘军强
推荐阅读:写作是门手艺txt下载 写作是门手艺笔趣阁 写作是门手艺顶点 写作是门手艺快眼 写作是门手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写作是门手艺》第23章 段与节:中观结构,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主旨

·读者怎样阅读?

·怎样写好一个段落?

·如何连接多个段落?

·如何设计版面?

·我要表达什么?

关键词

·懒人读者设定·读者方便原则

·一段一点·主题句·主语链·行数控制

·主题句·主题链·小标题

·字体·配色·行距·段距

·从一而终式写作·明信片法则·聚焦·机械

(一)懒人读者设定

亲爱的读者,你读论文时是什么“人物设定”?请从下面两组词中选择符合你的:

A. 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心到眼到手到

B. 经常走神、呵欠连天、心不在焉

我猜测你大概率会选择B。让我再问你几个问题:

A. 你是否会每句话都读?(是 / 否)

B. 你是否会每段话都读?(是 / 否)

C. 你是否会每一节都读?(是 / 否)

通过几个问题,我基本可以判断:亲爱的读者,你一定很懒。不要自责,这是人之常情。你的阅读习惯印证了我的懒人读者设定。这个设定对写作者非常重要。了解这个设定的作者会千方百计为读者提供方便,忽略这个设定的作者则自说自话。你会喜欢哪一种呢?

读者方便原则在写作中非常重要。因为优质的注意力时间非常短暂。少有的几个片段被优先分配给逃避危险、谈情说爱、考前备考、汇报迎检之类的场合。作者不能假定读者始终聚精会神地阅读自己写的东西,特别是读者阅读枯燥抽象的学术文体时。在各种屏幕不断竞争注意力的当今,情况更是恶化。如果作者不能舒服地把内容奉给慵懒的读者,必输无疑。下文介绍处理中观和微观结构时,贯串的主线就是为读者提供方便。

(二)怎样写好一个段落?

是不是每个句子都写清楚,一个段落就清晰了呢?不一定。微观的句子写好了,但段落、章节可能仍然读起来很费劲。为什么呢?这涉及文章的中观结构:段落与章节。段落是句子的集合,处理的是句子之间的接续。章节是段落的集合,处理的是段落之间的关系。如果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那么我们面对的就是一堆线头。众多句子就像一窝乱窜的泥鳅,它们搅起的浑水让整个段落、章节晦暗不明。许多文章没有经过大量修改,要么是“一气呵成式”的急就章,要么是憋出来的“拼凑货”,句子之间的顺序、段落之间的关联并没有打理好,意思自然难以清晰。

从读者角度看,阅读过程中会有如下问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接下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话是什么关系?当文章不是顺理成章的时候,读者就得费心了。她很容易被卡住:这句话为什么在这里?它跟上下文的关系怎么这么奇怪?读者大惑不解之余只好“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测的后果就是:其一,迷糊了,还是没明白;其二,产生各种疑问;其三,看不懂,不看了。这样的阅读体验会把读者赶跑。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中观结构,让文章流动起来。怎样打理好一个段落呢?

1. 一段话只说一个意思

不能让段落承担过多功能。如果以军队来比喻,一句话相当于一个班,而一段话也就是一个排。你能指望一个排撑起整个战斗任务吗?非也。我们在一段里把一个观点说清楚就不错了。如果有第二点的话,你应当果断另起一段。一旦多个观点放在一段,那么段落就会臃肿、复杂,读者读起来会非常吃力。

2. 第一句话是主题句

每段只说一件事,尽量第一句话就交代主旨。这样做虽然非常刻板,但主题句相当于攀岩时的把手,读者会感觉非常方便。(1)大多数读者不会一句一句地找你的观点。如果不明显标记你的观点,那么她就无法理解你的段落主旨。(2)先总结、后分析的结构有助于提升读者的理解和记忆。有了主题句,读者只用读每段话的第一句话,就能够把你整个的论证全部拎起来,如同网兜的把手。读者在消耗较少时间较少脑力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理解你的论证结构。[274]

总结句前置的写法被称为“BLOT”(bottom line on top)或倒三角结构。一般而言,“在最后进行总结是人处理事务的本性,也合乎逻辑”[275]。我们想问题时习惯从下往上去写,先想各种具体事项,逐渐推出一个结论,自然而然地在最后一句话中做总结。但这种总结放后的做法对读者来说很不方便。读者先看到一堆理由和证据,她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够总结出这是用来说什么的。由于作者是“归纳视角”,而读者应是“演绎视角”,所以方便读者的做法是第一句话就交代这一段的主题和目的,这相当于给读者提供一个抓手,轻松地把枝节性的证据和理由拎起来。

3. 用主语串联起来

每一句话的主语实际上交代了本句话的主题。流畅连贯的段落需要把各句的主语串联起来。这同样是一种约束作者、方便读者的做法:时刻留心每句话的主语是否跟这段话有关系,是否跟上下句能够贯通起来。这种写作类似于步兵推进,尽管显得机械,但是步履坚定、指向明确。这样写不利于作者“天马行空”,但是这会让文章始终行走在一条主线上,不至于枝枝蔓蔓。对应地,读者读起来不仅很顺,而且可以避免各种跑题的打扰。例如这一段: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究会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276]

这一段用“胜利”给成功地穿起来了,有一竿子插到底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顺畅无比。

4. 每段尽量不超过十行

我们为什么需要分段?为什么一篇文章不能一段直通通地下来?划分段落实际上是给读者喘息的机会。读者读完一段后,可以休息一下眼睛、伸伸懒腰、呼一口气、喝一口水、思考一下、贴一个便签。但是如果她遇到长长的一段(一页甚至好几页),除非是非常刻苦的人,一般读者很难读完,最终你写的东西就消失在读者的疲劳和忽略中。

初学者不容易把握这个比例。有些人经常一段话超过十几行,整个一页甚至一页半都是一个段落,这是非常糟糕的安排。遇到学生这么写,我通常加一个批注:你是不是想把读者憋死?一般而言,每段话基本上七八行,至多不要超过页面的三分之一。读者可以通过第一句话获得这段话的意思,然后六七行把一个观点说清楚。从页面的布局来看,七八行也是比较恰当的,既不太长也不太短。反之两三行作为一段,文章会显得特别零碎、特别散乱。

(三)划重点——段落与章节布局

作为读者,我们看书时经常拿着笔划来划去,有时候还要在页边写几个字。当我们的角色变成作者时,为什么不能给读者提供点方便呢?为什么不直接以划重点的方式把我们的核心要旨标识出来呢?下面讲的就是划重点的一些技巧。

1. 段落之间的三种关系

在中观层面,段落之间、章节之间大约有三种关系。第一种为平行关系,它们并列作为理由或者支持材料来去论证一件事情。第二种为递进关系,它们之间环环相扣,一起推导出一个结论。第三个是对比关系,观点之间形成差别。用这三种关系组织所有的观点和论证,整个论证层次会非常有条理。所以在布置段落时,你需要思考这几段是什么关系,并且根据关系排列整齐。

2. 以主题句串联

尽快点题并用主题句连接。读者读文章尤其是浏览时,不太可能每一行都看。他们更可能每段只看一下前面的一两句。因此每一段的第一句话一定要是主题句。而且各段的主题句要非常好地连接起来。连接性要靠以下机制保障:(1)用词简洁,令人一目了然;(2)有相类似的句式,甚至是排比句;(3)有路标词,例如“首先”“其次”“最后”,或者“其一”“其二”“其三”。这样的词语看起来烦琐,但是它们主动给读者梳理线索,就像大海里的浮标引导着读者穿越无涯字海。没有这些词汇,读者可能会被“淹死”。

3. 小标题概括若干段意思

小标题能够起到总结内容的作用。读者有时连主题句都懒得读,特别是他们在扫读时。如果我们能把若干段的意思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一下,那么读者一下子就能把握一个章节的内容,在段落之上把握主旨。概括一下,文中标题大致有五种作用[277] :

·将文章分割为有序的部分

·充当文章的纲目

·减少过渡性段落

·帮读者预测下文内容

·帮读者定位感兴趣的部分

一个反例是斯蒂芬·平克的《风格感觉》。平克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作家,这本书也是一本非常好的写作指导书。但是平克对自己的写作才华显然过分自信了,每一章通篇五六十页没有一个小标题。我在读的时候,虽然感觉里面很多观点挺有意思,但读着读着就忘了。这本书在翻译成中文之后可读性好多了,原因在于中文版加上了小标题,使得整体的结构立刻清晰很多。

4. 格式凸显内容

字体调节。字体方面可以用字体变换的方式突出重点。读者在几十页、数以万计的文字里很容易走丢,何况读的是抽象无趣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格式调整来突出重点:(1)重点内容用粗体,其他内容用平常字体,但粗体内容不宜过多,否则黑压压一片;(2)重点内容用一种不同于主体文字的字体,以制造出对比的效果。如果主体的字体是宋体等比较正式、刚硬的格式,那么突出强调的最好做成楷体等比较柔和的字体。

配色。颜色也可服务于意思的凸显。主体颜色往往是黑色。现在很多文字材料在电子屏幕上显示,我们可以用多种色彩来引导意思的流动。把关键词、主题句用特殊颜色表现出来,可以引导读者关注这些信息,防止他们忽略重要信息。但是:(1)颜色不能太多种,否则就显得花里胡哨;(2)最好遵循比较典雅的配色方案,避免用一些饱和度太高的颜色。因为高饱和度的颜色让人感觉俗艳。你可以想一下街边小店五颜六色的招牌,也可以想一下花团锦簇的春晚舞台。[278] 配色可参见《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279]

行距和段距。密密麻麻的文字读起来非常难受。最好能达到疏朗有致的布局,这就需要行距和段距的调节。我一般是1.25倍行距,这样比较疏朗但不稀疏。段落间最好有段距,以形成方块感。如果行距为0,那么段距可以为0.5 ;如果行距为1.25~1.5,那么段距可以为2。两者搭配起来使用,段距最好大于行距,毕竟段代表更大的单位,因此需要更大的空白来区隔。双倍行距通常见于各类杂志投稿的要求,方便在纸质版上修改。不过双倍行距显得清汤寡水,而且打印也很费纸。

(四)动机与结构化

四个因素影响了写作是否清晰。[280] 首先是遣词造句,你是否找到了恰当的书面表达。我之前所受的教育,对写作的理解就是如何去选择更加精准的词,表达更加精准的意思。这不为错,但太匠人气,缺少了宏观把握能力和结构组织能力。

其次是动机。作者需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写作目标放在心上,思考每一句话与主旨的关系,不应该让读者去猜测:这句话为什么要放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所有文字都由研究动机来决定,所有材料都指向一个目标。这样写下来,文章才会聚焦、有机、条理、结构化。

再次,你需要提供背景信息。读者很可能懂的没你多,至少在你写作的主题上。你需要解释那些过于专业的概念、高度技术化的术语、解释问题的背景等,这样做可以消除读者的阅读障碍。

最后,如有必要,你要做进一步阐释。对于特别难懂的部分,一个例子通常胜过千言万语。一张图表,会让读者迅速把握数据展现的规律。

这四点里,动机最重要。很多文章写得很散,就是因为作者自己都搞不清楚想写什么,于是乎东拉西扯。明明是京酱肉丝的材料,写成了鱼香肉丝。[281]读者自然无法猜测作者的意思,甚至也懒得去猜,懒得去看。有的作者相信天马行空、文章天成这样的鬼话。这样写,作者很爽;但是读者很苦,如同听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絮絮叨叨两个钟头。何其难受!只有严格受到约束的文字,才能给思想以充分的表达自由。正如河水如果没有堤岸的约束,只会泛滥成灾。又如下棋,每一次落子都是有讲究的,否则花拳绣腿只会带来满盘皆输。好的文字要服务于它的目的。[282]

动机在写作中如此重要,是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这一课是在苏阳老师家里学到的,我清晰地记着当时的情景。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访学期间,我每周六晚上都到苏老师家里吃饭,那天晚上照样如此。苏老师正在掌勺,他把花椒放入滚烫的油里,告诉我花椒要炸到几成熟才能够既不煳又很脆。他突然跟我说:你知道写作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摇头。他说:写作最重要的并不是选择字和词。我愣了一下。他马上说:并不是取决于你哪个词用得准确不准确,而在于你整个文章的结构和组织。为什么要写这句话,它所服务的目的是什么?这段话目的是什么?和主旨又有什么关系?这种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所服务的目标是写作者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一言以蔽之:一切皆归于你的动机(motivation)。

在你写一句话,组织一个段落,布局一个章节时,请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到底要表达什么?

·现在写的东西跟这个动机有什么关系?关系是否紧密?

·我有没有偏离主线?现在写得是否多余?

如能始终想着这几个问题,就可以做到“从一而终式写作”。整篇文章一条主线,一竿子插到底。我煞费苦心地用问号引领一些章节,不光是吸引读者注意力,更是逼迫自己想清楚这一章、这一节到底要回答什么问题,使得每个章节都围绕问题展开。如果问题选得准、问得好,恰好是读者所感兴趣的,那么作者—读者的交流会非常顺畅。专注于一个话题、一条主线,将会让文章清晰畅快,甚至会形成画面感:

对任何文体而言,只有专注才能做到言简意赅,这个能力要求直击问题的核心……不要去想什么报道或信件,而是想想“风景明信片”。寻找如何在读者和听众的脑海中印下一幅画面。[283]

这就是所谓的“明信片法则”。李连江教授在课上跟我们说过两句话:其一,一定要聚焦(stay focused)。这句话大家基本可以接受。但第二句话很多人可能就不会接受了:机械一点(stay mechanic)。许多读者可能会感觉上述说法过于刻板,束缚了灵感,束缚了自由发挥。为什么一定要保持机械的状态呢?机械不是一个贬义词吗?

我一直在强调结构化,从《提问》篇、《文献》篇、《论证》篇,再到《结构》篇和本篇。这背后的道理有:我们需要对读者的需求有一个现实的理解。好逸恶劳为人之本性,读者概莫能外。他们最想省力,最渴望读到清晰的文字而不是优美但晦涩的文字。读者对文字的第一要求应该是清晰,使之迅速理解文意。文字作为帮助她获取信息的工具,不应该成为障碍。聚焦和机械,听起来呆板,其实会让读者读得轻松。

人脑倾向于理解结构化的东西。大家都觉得阅兵仪式很好看,为什么?人脑看到整齐划一的东西时,耗费的热量要低很多。当你给读者准备好非常有规律的信息呈现方式,她不需要冥思苦想就可以领会你的意图。阅读就会变成一个轻松的过程。反之,一团乱麻的东西大家看起来不知所云,大脑需要耗费很多热量,自然会抗拒阅读。据说,后现代的绘画作品大脑不怎么待见,估计原因也在于其杂乱无章。

总之,从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到微观结构,结构化是写作的利器。把结构理顺了,文气就顺畅了,流动的感觉就出来了。



练习·电影·阅读


想·写·作

想(How to think):

1. 辩论。语法规则是多了好,还是少了好?前文《词与句:微观结构》章中,朱光潜认为中文跟西文相比存在很多缺陷,原因在于中文语法过于简单(第219页)。但是,美国著名写作指导傅乐施与朱光潜几乎是针尖对麦芒:

中文的好处就是没有文法,而看不到文法上用的词儿可真教人痛快:没有字形变化、没有格位、没有人称、没有性别、没有单复、没有比较、没有时式、没有口气、没有述态、没有不定词、没有分词、没有动名词、没有不规则动词,也没有冠词。……这种语言恐怕是世界上最陈旧,最不文明的一种吧。这回大家可都犯了错……原来中文是世界上最成熟的语文。几千年来,中国人不停地简化自己的语言,才得出现在的样子。

幸亏语言学家做过研究,我们现在才知道,原来几千年前的中文也有格位词尾、动词字形,和全套烦人的文法,也和许多别的语言一样,又噜,又不规则,又麻烦。但经过一代代中国人的“琢磨”功夫,却已变成圆滑流畅的意念表达“机器”了。岂止是一种语言,它的主要原理简直就像一部最新式的机器,连零件都已按一定标准配合设计先造好了。[284]

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请画出观点、理由、证据树形结构并口授为

文字。

写(What to write):

2. 短篇写作。时光如流水,让我们玩一下年龄翻转游戏:如果你现在21岁,请给9年前那个12岁的你写封信;如果你现在24岁,请给未来42岁的你写封信;如果你是22岁、33岁、44岁,恭喜你躲过了这道题。这道题是想让你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或者预想一下自己的未来,看看能否如饶毅所说:“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你)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285] 悲剧莫过于像《生之欲》中的渡边先生,快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活过。

3. 主题写作。处理文章中观、微观结构的过程,即打磨、精细化的过程。相对于从无到有的第一稿写作,修改过程已经变得不那么难受了。在这个阶段,我建议你调好格式(标题、字体、行距、段距等),然后从章节、段落、字句的中微观结构上进行大量修改。最终,你会发现你的初稿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漂亮。它慢慢地从1.0版变成1.5版,直至5.6版等。这个关于“家”的话题终于成了一个像样的家,你甚至会爱上它(不见得是好事)。所以,你需要别人的眼光,可以把它送给几个朋友吸收反馈。一般而言,重要的文章要改五遍。本书交稿前改了八稿。

作(What to do):

4. 检查你的句子中词汇的抽象层级处在哪个等级,是否方便读者理解?

5. 检查你的句子是否主谓宾齐全,插入语是否多到累赘的程度?

6. 看一下上一句话的句末和下一句的句首的词是不是相同或为同义词。

7. 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是否是主题句?这一段是否围绕一个观点展开?这一段中各句的主语是否能串联起来?

8. 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读起来是否有断裂感和跳跃感?

9. 你有没有运用字体、颜色、行距和段距来设计页面?整体的页面布局是否美观?

电影时刻

本篇中我们介绍了如何通过调整微观和中观结构来让文章流动起来。本次我推荐跟“流动”有关的电影。

10. 《大河之恋》(A River Runs Through It,1992)。水是最有流动感的事物。大河之滨住着一家人。弟弟自由洒脱,属于我们内心暗暗艳羡的那种人。因为我们自己没那么洒脱,总是说话做事瞻前顾后。这也是人性的矛盾:自由带来空间,也埋下毁灭的种子;约束束缚人性,但让我们平安度日。这自由与约束之间,就有这么一条大河蜿蜒流过。

11. 《迁徙的鸟》(Le Peuple Migrateur,2001)。能像风和水一样流动的动物也就是鸟了。这部耗资4000多万美元的纪录片为我们呈现了流动中的鸟儿。它们的每一次起飞、每一次振翅,都带着承诺和梦想,流动在大山大川大海之间。人类不能流动,但是想象力可以。所以我们想出了简洁优雅的公式,破解了空气动力学,设计出了比鸟更快的飞机。

延伸阅读

1. Wayne C. Booth, Gregory G. Colomb & Joseph M. Williams: The Craft of Research,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2. [美]史蒂芬·平克:《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王烁、王佩译,阳志平审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第3~5章。

3. [美]阿图·葛文德:《清单革命:如何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王佳艺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4. [英]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4版),苏金国、李盼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

5. [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张定绮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

6. [英]马克·米奥多尼克:《迷人的液体:33种神奇又危险的流动物质和它们背后的科学故事》,孙亚飞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

7. [美]艾米·斯图尔特,《醉酒的植物学家:创造了世界名酒的植物》,刘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全球创新投资:经济大变局中的财富新机遇 农业和食品论争 核能 气候变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流行病 他从屈辱中站起来:乞丐囝仔 算计 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念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