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写作是门手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文学理论 > 写作是门手艺

第26章 框架:编码与解码

书籍名:《写作是门手艺》    作者:刘军强
推荐阅读:写作是门手艺txt下载 写作是门手艺笔趣阁 写作是门手艺顶点 写作是门手艺快眼 写作是门手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写作是门手艺》第26章 框架:编码与解码,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主旨

·什么是框架?

·如何进行框架化?

·如何剪裁材料?

关键词

·春秋笔法·刀笔之吏·角度·呈现·材料选取

·定位·接地气·提炼·一句话概括·剪裁

·相关·比例·正当

(一)从屡战屡败到屡败屡战

清末有个将军打仗屡屡失利,他上表禀报的时候自陈“屡战屡败”,颓唐之情溢于言表。幕僚眼尖,建议他改为“屡败屡战”,画风为之一变。结果,将军不仅没有被解职问罪,反而被勉励有加。[335] 简单的顺序调换产生了“魔性的框架效应”。

这就是框架效应,材料选取和呈现方式之不同会带来的解读差异。[336]什么是框架呢?框架的原词(frame),可以作为截取、取景的意思。这相当于我们拍照时,取景框到底放到什么范围,毕竟我们不可能把整个世界都拍下来。

框架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新闻、故事的多种呈现方式……当一个问题或事件的呈现差异改变人们的反应时,框架效应就会发生。最低限度地说,在相同的信息下,框架可以使人们在相同的选择中做出不同的选择。[337]

中国古代就有“刀笔之吏,弄其文墨”,同样一件事情在舞文弄墨的小吏手中可以变换成不同的版本,进而影响结果。孔子编纂史籍时采用了所谓的“春秋笔法”,通过材料的选择和呈现方式会实现对历史人物的臧否以宣扬价值观。《查无此人》讲了一个“借刀杀人”的故事,框架成了罗织构陷(frame)的工具,令人不寒而栗。[338]

框架理论的主要前提是,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并被解释为具有多重价值或考虑的含意。框架是指人们对一个问题发展出一个特定的概念或重新调整他们对一个问题的思考的过程。[339]

读者的头脑并非白纸一张,而是有着无数的先入之见。每个人都会因自己的教育、阅读、工作、生活经历而积累很多类似的条条框框。即使是同样一个词语,在不同的人脑中所唤起的形象也不尽相同。例如,当我提到“国家”这个词的时候,有人想到了天安门,有人想到了官员,有人想到了警察,有人想到了14亿人。读者脑中的既有框架遇到新信息时会有协调的问题:

框架是……人们从各种内容中提取意义的过程,包括文字、图片或互动。认知语言学家已经描述了所有的听众是如何获得他们所看到或听到的关于世界运作方式、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谁负责解决这些问题的新信息的。这种将新信息与现有理解相协调的过程称为框架。在一个无意识和自动的过程中,人们权衡新的信息,而不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形成良好的思想。我们称这些既定的思维方式为默认框架。[340]

框架的存在使得阅读过程成为一个猜测的过程。正是因为读者脑中存在形形色色的想法、偏见、思维习惯、定式思维,当信息传递到他们那里时,我们很难掌控他们的解读过程。

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分析大多是从脑中已有的一些既定模式出发的。他们把这种模式称为解读模式(schemata of interpretation)。在心理学中,相应于这一理论的最为著名的一句名言就是“阅读是一个猜测过程”。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读者在读一个文本时,脑中往往已有了许多观念或者倾向性的认识,所谓阅读就是读者用脑中的观念和认识来套文本中的观点或叙述。一个读者对书中的某一观点产生共鸣或叫好往往是因为这个观点①第一与该读者的观念相符,②符合该读者的价值观或审美倾向,③对该读者的观念作了有限修正。很少有读者能一下子接受一个对他来说是全新的概念。

框架分析中的所谓框架(frame)这一概念,指的就是一种能帮助人们认知、理解和标记周围所发生事物的解读范式。[341]

框架不会一成不变,而是像社会观念那样不断变化。同样的故事在不同时期会不断调试以适应读者新的框架,如同肯德基来中国后把稀饭油条加进套餐。我们熟悉的《小红帽》经历过若干版本。[342]从最初的道德讽喻,到后来的格林兄弟改成的纯真儿童版,再到后来的女权主义版本,不同版本折射的是不同时期的道德、价值、性别关系的观念。中国传统故事在现在传播时也在调整框架。例如,作为2019年暑假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黑马,《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改传统的剔骨换肉等传说,捉鬼拿妖的李靖夫妇化身为忙碌的职场父母,以适应都市人群的口味。

读者的雷达各有其敏感区域,定位不准则说服无效。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与美国在制造业尤其是电子产业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美国的芯片行业在日本的猛烈进攻下兵败如山倒。硅谷的公司建立半导体行业协会,不断地游说政府,但得到的回答是:美国坚持自由市场,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活动。但半导体行业协会最终找到了恰当的框架:国家安全。他们的论述如下[343] :

·超级武器技术离不开超级电子技术,超级电子技术又离不开最新半导体技术。

·如果美国半导体技术落后,军方将被迫在关键电子部件上使用外国产品包括日本货。

·外国货源不可靠,战争时期会对美国断货,非战争时期还会向美国的对手苏联供货。

·所以,美国放任日本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称霸,就等于牺牲国家安全……

这一角度最终说服了美国政府,利用反倾销诉讼等手段将日本电子产业扼杀掉。我们常说的共鸣、心有戚戚、同频共振,意思就是找到与读者共享的框架。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大量的报道采用了“抄作业”“答卷”“划重点”等语言,这就跟读者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了:大家都是考出来的。

综上,框架效应提醒我们问题的呈现方式和角度,会影响它的传播、受众、解读和最终的影响力。世间万物纷繁复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无法容纳事无巨细的呈现。我们总要从一个侧面切入并截取一块,这就是框架。

(二)框架化过程

读者解码过程的复杂性,要求作者在编码时要小心行事。编码不同,同样的素材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差别。这就需要精准定位读者,精心提炼主旨,精巧剪裁材料,精致展示成果。聪明的作者能够估测目标读者的隐含框架,从而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

1. 定位

接地气的说法非常流行。什么是接地气呢?让我们从经济学家林毅夫的故事说起。当年林毅夫怀抱两个篮球从金门游到厦门,使他成为传奇人物。后来他去芝加哥大学留学,学成回国后本想大干一场,结果发现没人理他。别人听不懂、更不理睬他说的各种西方经济学术语。怎么办呢?这个聪明人做了这么一件事情:他每天都去听会,但是一句话不说。几个月后,他已经完全能够使用对方的语言,由此顺利融入中国场景。试想一下,在20世纪80年代末,如果你满口的“边际效用”,估计没几个人听得懂,更不用说采纳了。林毅夫的聪明之处就是,他主动从云端走向了地面,成为一个接地气的人。我们说一个人接地气,其实指的是非常懂得听众的隐含思维框架,说出来的东西容易引起共鸣。

接地气可没那么容易:首先,你得有高度的共情能力,能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其次,目标群体的兴趣点、话语体系和思维模式需要频繁、密集地观察和体会才能掌握。一句粗言以蔽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醉鬼说胡话。聪明如林毅夫者都需要花几个月时间泡在会场。我们寻常人等除了细心体会、认真积累之外,别无他法。

框架化需要精准定位读者。你在跟谁对话?你的听众是谁?他们大概熟悉的套路和语言是什么?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道理就是如此朴素。你要大概掌握读者头脑中的条条框框,所写的才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正如乔伊所言,“故事讲述精彩的三条原则”是明白不同的听众需要不同的侧重点:

(其一)清楚何时吸引、娱乐听众或者向听众灌输数据信息……(其二)理解证明与说服的差异……听众需要数字、信息和事实,还是喜欢根据这些内容进行交流?或者他们是否更容易被感情化的内容所打动,客观事实位居其次,甚至他们对此根本无所谓?在面向极具分析能力的听众(例如科学家或研发负责人)讲话时,发生的可能是前面那种情况。……(其三)明白你讲的故事……必须要与听众以及他们的需求有关。他们要从你的故事中学会如何去做,并从中获得最大收益,而不是本末倒置。把故事变成与他们有关的故事。[344]

怎样区分读者呢?我们可从两个维度入手:平行读者的差异,宽口径与窄口径的差异。首先,我们面临平行但不同的读者时,写作要根据读者的敏感区间进行差异化展现。不同的读者群如同露营时的不同篝火堆,每一堆都有自己独特的偏好和思维方式。以珠江污染为例,如果我向北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政府分别申请研究经费,该分别怎么写呢?国家自科基金比较重视基础研究,因此我需要强调珠江污染问题背后的科学问题、学理机制是什么,这一研究如何有助于增加我们对水体污染的认识,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而地方政府比较重视政策实效,讲求解决问题。因此,我需要重点强调珠江污染给本地带来的经济损失、健康损失等,并点明治理污染可能带来的实际好处。如果摸不清读者的脉搏,写出来的东西容易对牛弹琴。

其次,我们要考虑读者的范围:小同行还是大同行?内行还是外行?专家还是普通人?一篇文章投给宽口径的杂志和专业杂志应该有所差异。例如,《自然》《科学》的读者跟《柳叶刀》的读者差别不小。同理《柳叶刀》的读者跟《干细胞》的读者差别也很大。写给大同行、外行或普通读者,需要具备高超的外行沟通能力,学会使用不依赖专业词汇的表达(jargon-free language)。

2. 提炼

好的故事必然有一个深刻的主旨。作为电影爱好者,我发现优秀的电影总有一些触及哲学层面的思考。例如,《肖申克的救赎》探讨的是体制化与自由;《阿甘正传》则如那句台词一样: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主旨给予情节纵深的层次感,让不同的观众能够各得其所:表层有趣的桥段,可以娱乐所有人;但深层的思索可以满足更挑剔的观众。丰富的层次感如同夹心糖,吃一口,甜几次。其实,其他领域也有类似的原理。以摄影中的佳作和杰作之差别为例:

真正杰出的摄影作品有更高的境界。一幅优秀的作品不仅要清晰地表现拍摄主体,还要表达出一个普遍意义的主题思想……能否表达普遍意义的主题思想是一张好照片和一幅杰作的分别所在。[345]

故事主旨的提炼并非一蹴而就。《白毛女》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在延安公演的时候用万人空巷来形容远远不够,甚至差点闹出事故。有的战士看剧时过于入戏,竟然把枪举起来准备射击演员,多亏连长手疾眼快才没出人命。这个故事怎么来的呢?剧作家是如何提炼的?具体如下[346] :

早在一九四零年流传在河北西部一带的关于“白毛仙姑”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某山村“奶奶庙”里面有一“白毛仙姑”,昼伏夜出,经常“显灵”。她责令村民“初一”、“十五”须焚香上供。供品至次日清晨就不见了,已被“仙姑”享用。干部群众笃信非常,使这个刚解放的村庄工作很难开展。一次正逢“十五”开村民选举大会,但到会者寥寥,都“上供”而去。八路军和区干部为了弄清事实真相,使水落石出,决心跟踪追迹,捉拿鬼怪。后追至山洞尽处,捉到了“鬼”——“白毛仙姑”,还有她怀抱的一个小“白毛”。原来,她并不是什么“仙姑”鬼怪,而是本村一个老佃农的女儿。九年前被一恶霸地主逼死老父,抢走为奴,后遭奸污,后冒死离开,沦落山野,以至毛发尽白。于是,村民破除了迷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这个故事,在一九四四年传到延安,引起了不少文艺工作者的兴味。开始,有的同志认为这只是一个荒诞离奇的“神怪故事”,没有什么积极意义;有的同志认为这个故事有“破除迷信”的意义,可以针对当时农村比较迷信鬼神的现状,好好宣传一下;还有的同志认为单纯宣传破除迷信还不深刻,可以把“反迷信”和“反封建”这两个思想结合起来,处理在这同一题材里;但是,经过了对这一故事反复研究讨论后,剧作者最后却选取了这样的主题,即“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从《白毛女》主题提炼、深化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深刻地发掘了事物的本质,主题才会是“深”的;而只有“深”的东西,才能真正给读者带来“新”意。[347]

从讲故事的角度看,《白毛女》的提炼极为成功。但主题并非一来就有,而是经过了若干次迭代:(1)鬼怪故事,没有意义;(2)破除迷信的意义;(3)反迷信和反封建相结合。应该说,主题到第三步其实已经很深刻了。但最后的提炼堪称经典:“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一句话能把全剧概括出来,而且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张力十足。因此,它的成功顺理成章。

学术故事同样需要凝练的主旨。如果你的研究能用一句有趣且深刻的话概括出来,那么听众更能记住它。有一次我跟苏阳老师一起去香港科技大学。路上,他告诉我要把自己的研究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这样听众可以迅速把握你的研究工作。我想了一会儿,把自己当时的毕业论文概括为:作为强制性险种的社会保险,为什么无法实现全面覆盖?这句话包含了一个悖论,让听众迅速领会其中的张力。

提炼时,主旨要恰当地拔高:首先,要把研究跟更大的主题相关联,以突破一时一地一事的碎片化状态,能够见其大。有的文章读起来明显感觉被作者写小了,作者就事论事,没有跟更大的主题关联起来。在读者背景多元复杂的情况下,你的论文能否引起其他领域学者甚至普通公众的兴趣?我们应当多从外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文章,这样才不会局限于一隅。

其次,不能无限拔高(overselling)。如果无限制地拔高,把什么问题都跟人类前途命运结合起来,那么会适得其反,让人觉得大而无当。何谓恰当?这没有一定之规。分寸感属于缄默知识,只能靠大量练习和反馈来掌握。

3. 剪裁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开学术会议的间隙,同行们私下聊天非常精彩,有趣的段子和评论俯拾皆是,以至于大家总觉得茶歇时间太短。然而,上台演讲时,大多数研究却比较无趣。为什么这些精彩的片段无法转化为精致的研究?原因在于,逻辑严密的学术故事并非拼凑段子所能及。剪裁不好,优质的素材也会被缝成花被子。塔奇曼曾说:“材料的选择决定了最终作品的质量”。[348]

朱光潜先生说过:“材料只是生糙的钢铁,选择与安排才显出艺术的锤炼刻画”。[349] 让我们从一个反例开始。唐弢先生在《文章修养》中提到一篇日记:

如果叫一个小学生去动手,他就常常会把起身,披衣,穿鞋,着袜,洗面,漱口,吃饭,拉屎,甚至于打一个喷嚏,捉一只苍蝇,统统都写进里面去。无疑地,这样的写法是会失败的。然而作为这失败的原因却很简单,那是作者只把搜集到的材料堆积起来,却不曾加以剪裁,并不懂得整理和选择。[350]

法国导演让-吕克·戈达尔曾说:我一点也不喜欢拍摄工作,在剪辑室里才是创作的开始。如果把学术写作当成电影制作,那么数据搜集等于取景拍摄,写作行文则是剪辑合成。曾被国际著名视频网站Vimeo评为“2014年度最佳视频”的人文短片《瞭望土耳其》(Watchtower of Turkey,2015)将节奏剪辑的张力发挥到极致,成为人文纪录片的典范。这就是剪辑的力量。

作者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仅仅是冰山之一角。迈克菲引述米开朗琪罗的话:“石料浪费越多,雕像越显高大”。[351] 那么该怎么剪裁呢?唐弢先生认为:

剪裁的标准决定于文章的主题。主题从题材产生,它是文章的灵魂,当我们提笔作文的时候,问问自己:究竟为着要说些什么而写这篇文章的呢?通过手头的材料,我们要说明一种东西,或者要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要提出一个主张,或者要发抒一番感情,总之,当作者决定了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文章的主题也就存在了。题材提供主题,主题抉择题材,两者是有着相互的关系的。[352]

剪裁的第一个标准是相关。同样在电影制作中,如果一个镜头无法为故事发展提供新信息,它就不该出现在最终版本中。[353] 写论文的时候,判断是否相关的标准就是材料与研究问题的关系。文章需要从头到尾贯串一条主线: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怎样研究?有何发现?所有的材料必须围绕这条主线展开。例如在文献部分,与研究问题相关特别是与变量相关的文献才优先放进来。否则,你会陷入文献的泥潭中不可自拔。方法部分也是如此,跟研究主线相关的方法讨论可以放入,过分引申的则不必。其他部分皆然。这种剪裁依赖作者高度的自觉意识,需要克制自己随意流淌的思维习惯。实际操作中,制作一个大纲可能会有利于约束思路的流动。

剪裁的第二个标准是比例感。即使材料被纳入,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有的要重点写,有的一笔带过;有的放在前面,有的则放在后面;有的放在正文,有的则放在附录或者注解中。这种选择涉及比例感的问题。原则易记,技巧难学。要想达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效果,没人省得了大量的练习和反馈。

剪裁的第三个标准是正当。剪裁不是曲解,不能故意忽略相反的意见和证据,更不能凭空捏造。否则,讲故事就变成了忽悠和欺骗。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Drishyam,2015)就讲述了主人公利用剪辑手段精心捏造案件细节,帮助女儿(杀人犯)躲避警方调查的故事。写作中,如果作者通过剪裁掩盖不利于自己的事实,或者凭空捏造事实,写作便成为赤裸裸的欺骗。事实上,故事有一定的恶名,跟部分写作者的不良操作有关。这个要靠作者的操守和人品,也依靠学界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听众的质疑精神。

原则阐述非常简单,但是要掌握剪裁之妙需要大量练习,这也是只看书不写作,根本无法学会写作的原因。我们得像雕刻家那样浪费很多石料,像裁缝那样浪费很多布料,才会最终学会剪裁取舍。

(三)警惕故事的泛化

人脑对于故事是如此痴迷,这种程序性缺陷很容易使得故事泛化、泛滥,甚至滥用。故事就像面团,怎么捏全在双手。同样的研究发现,只要作者会忽悠,可以说得天花乱坠。在数字时代,个人信息被大量收集和利用,一个恐怖的前景是,未来的各种营销会给我们定制化:针对我们的认知框架,专门挑那些我们喜欢听的说。如此这般,故事就从启发的工具变成蛊惑的伎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条条被精心炮制的“谣言”在民众的焦虑、恐慌等情绪框架下被生产、加工和广泛传播。因此抛开道德,“骗子”和“记者”都是讲故事的高手,但这种故事有害无益。

每年春节前后,各类“返乡故事”泛滥于社交媒体。农村问题专家陈锡文在接受访谈时,做了如下评论[354] :

现在一提到农村,就说“空心化”“老龄化”。我就在想:那年年粮食增长,这粮食是谁打的?农民收入年年增长,又是怎么回事?

大家对农村的认识差别太大,好的觉得好得不行,差的又差得一塌糊涂,怎样真实反映农村的客观情况?我想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描述农村需要客观全面,让人看到一个基本状况……比如“空心化”,以往人们认为房子没人就是空心化,最近国家电网公司做一个统计,从每户电表数据来看,一年一户用电量不超过20度认为是“空置”。算下来, 2017年,大中城市房屋空置率是11.9%,小城市房屋空置率13.9%,农村房屋空置率14%。农村房屋的空置率比小城市房屋空置率,仅仅多0.1个百分点,为什么就被炒得那么凶?

我们对农村情况的基本判断,应基于科学的统计。但“讲故事”就不太一样,你能举出空了一半房屋的村,我也可以举出不仅房子没有空置,还有很多外来人口居住着的村。

所以,尽管本章的主题是如何讲故事,但我们必须明白:客观、严谨的研究是第一位的,而包装、修饰仅仅是表面功夫,不可喧宾夺主。对作者而言,不过度包装、不哗众取宠是基本的职业道德。对读者而言,练就具有高度鉴别力的双眼非常关键。



练习·电影·阅读


想·写·作

想(How to think):

故事会结束了,你会讲故事了吗?让我们从两个故事的问题开始思考。

1. 辩论。故事还是忽悠?有人认为说理类文章需要以逻辑和证据为基础,要以理服人而不能借助于触动别人的情感。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为什么?同样,请画出你的观点、理由、证据树形结构。

2. 假设你有一个创业的想法,你要争取支持,所以需要跟三个人汇报:(1)校内分管学生创业的老师;(2)风险投资基金;(3)某地的科技创新局负责人。他们的关注点有何不同?如何针对三个不同对象设计谈话内容?

写(What to write):

3. 短篇写作。旁听对话:你在路上走路,旁边会有人打电话,请留心听一下并发挥想象力补齐另外一半的对话,然后据此写一个不超过500字的故事。[355]作业有趣,但不要因此去偷听哦。这个作业的美妙之处在于“随缘”。

4. 主题写作。你修理“家”是否快到了要吐的程度?就像一个厨师,看着面包快要出炉却早已没有胃口。回望你种麦子、收麦子、磨面、和面、生火、烘烤的过程,可谓艰辛备尝。不过,你已经走到最后一步:面包即将面向它的顾客。作为主人,你是否能再费心给它准备个好卖相呢?放上糖霜,用巧克力画上图案,你的面包会卖得更好。所以,你还得再花点时间:(1)定位一下你的读者,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哪些冲突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2)如何把你的发现提炼成一句极为洗练、含意隽永的话?(3)你需要删掉一些素材,因为读者不喜欢也不需要太详尽的细节。永远把马奇的三原则记在心里,好的故事“详尽到足以让人感兴趣、简单到足以让人理解、可信到足以让人接受”。

5. 创作六词小说。

作(What to do):

6. 总结一下《灰姑娘》《喜羊羊与灰太狼》《葫芦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故事的结构。

7. 对照肯普顿的故事检查清单,看你的故事做到了几点。

8. 建立一个文字边角料库,把用不上的文字放在里面,想想它们为什么被舍弃掉。

电影时刻

本篇中我们介绍了故事。爱听故事是人类大脑的结构性缺陷。本质上,人是理智与情感的混合体。人的思维活动既有基于客观证据的“冷推理”,也有基于情感的“热推理”。[356]本次推荐跟故事有关。

9. 《再见,列宁》(Good Bye Lenin!,2003)。难得有学术版和电影版的同名论文,请尽情欣赏并比较论文和电影的故事结构,总结两种体裁讲故事的差异。

10. 《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1995)。人的建造方式很特别,他/她不是按照机器的方式建造的。因此人类不像机器那样可靠,当然也不像机器那样刻板。简·奥斯汀的妙笔让我们看到两个理想类型:理智的埃莉诺和感性的玛丽安娜。

11. 《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1998)。小时候我们写日记,总有家长和老师“审阅”;长大了,我们的每一笔消费、每一次出行都被大数据记录在案。现代技术已经把世界变成一个不受限制的真人秀。现实与虚构、自主与操纵的边界在哪里?同类型的还有《黑镜》系列(The Black Mirror, 2011—2019),背后都是些让人毛骨悚然的哲学和伦理话题。

延伸阅读

1.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

2. [美]威廉·E. 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徐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3. [美]詹姆斯·马奇:《经验的疆界》,丁丹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年。

4. [美]霍勒斯·贾德森:《创世纪的第八天:20世纪分子生物学革命》,李晓丹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5. [美]罗伯特·希勒:《叙事经济学》,陆殷莉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

6.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人类》,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全球创新投资:经济大变局中的财富新机遇 农业和食品论争 核能 气候变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流行病 他从屈辱中站起来:乞丐囝仔 算计 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念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