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第三节 中国经验

书籍名:《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第三节 中国经验,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一 中国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认为历史是一个由众多“偶然”所构成的“必然”过程(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2009)。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放眼世界范围内的演进历史,审视中国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经验不仅与世界经验的洪流珠联璧合,而且还具备自身特有的贡献。为了研究中国经验的贡献,将“泰勒制”称为管理1.0,将“丰田制”称为管理2.0,将“创史期”的主导逻辑称为管理3.0。考虑到美国对管理1.0的贡献,日本对管理2.0的贡献,此处将中国、美国和日本进行对比。以此来探究中国的贡献和有所作为的领域。具体的对比如表13—1所示。

表13—1 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的贡献对比



(一)管理1.0下的“鞍钢宪法”


以1949年为界,管理1.0一直主导生产运营管理,直到“丰田制”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前期“泰勒制”的基础上,不断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新技术,比如运筹学、计算机,以探寻生产运营的增效之道(Buffa,1980;Chase and Prentis,1987)。战败国日本百废待兴,学习美国、自主创新成为日本的选择。结合国情,日本开创出适合自身的生产运营增效之道,比如全面质量管理、合理化建议、持续改进等(任文侠、白成琦,1978)。历史如此巧合,管理1.0的终结恰逢中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之前近30年的进程恰巧处于管理1.0主导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给予“泰勒制”的是批判与反思,但是“批判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或者至少是创造的准备”(孙周兴,2015)。在批判“泰勒制”、反思“马钢宪法”的进程中,管理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鞍钢宪法”诞生。

从产生过程来看,“鞍钢宪法”源自对“马钢宪法”的反思和发展,似乎没有那么独特。但是从管理思想的演进史来看,“鞍钢宪法”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思想地位丝毫不亚于“丰田制”。“鞍钢宪法”之所以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在于其对管理思想的演进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马钢宪法”是苏联对美国“泰勒制”的批判继承,“鞍钢宪法”是中国对苏联“马钢宪法”的批判继承,中国虽然在批判“泰勒制”,但却通过“马钢宪法”迂回地继承了“泰勒制”的合理精髓(高良谋、胡国栋,2011)。此外,由于“鞍钢宪法”与“丰田制”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早于“丰田制”,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丰田制”可以视为是“鞍钢宪法”与日本社会文化的结晶(高良谋、胡国栋,2011)。



(二)管理2.0下的“邯钢经验”与全球价值链攀升


伴随着“丰田制”的成功,日本经验横扫全球,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学习日本。但是,美国并没有摒弃“泰勒制”,美国的做法是不断吸收“丰田制”的精华来修补“泰勒制”,可以说在美国“丰田制”与“泰勒制”持续坚守攻伐。在此过程中,东、西方思想碰撞融合,大规模定制、再造工程、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一系列创新涌现并绽放出更具生命力的理论之花。管理2.0主导的时期,恰逢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按照“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学习西方管理经验,在此时期虽然以学习为主,但也并非没有独到的创见。在此期间,中国有两个最值得书写的经验,一个是“邯钢经验”,另一个是全球价值链攀升。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开始市场化,很多企业陷入亏损的困境,甚至达到难以生存的地步(徐之河、李令德,1996)。面对窘境亏损企业的领导班子可谓“压力山大”,可是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压力并没有被有效传递,更没有转化为动力。比如,“企业上面有压力,下面无压力;少数人有压力,多数人无压力”的奇怪现象普遍存在(竹邻,1999)。邯钢采取“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办法成功扭转局面,以至于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邯钢的热潮。透过现象剖析“邯钢经验”的本质可以发现,“邯钢经验”与运营管理对流程的关注高度一致。实际上“邯钢经验”是“改善组织内部流程”的一个成功典范,是中国步入运营管理时代的一个标志,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落地战略将压力有效传递的一个运营管理创新经典。

“二元”演化出现的全球价值链攀升是一个异常重要的中国经验。治理、攀升与租金攫取是全球价值链的核心内容(卓越,2009)。全球价值链治理有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俘获型和层级型五种模式(Gereffi et al.,2005)。攀升可以沿着OEA—OEM—ODM—OBM的路径,也可以沿着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的路径(Gereffi,1999;Humphrey and Schmitz,2002,2004)。但是,企业的攀升不会是无意识的自动过程,攀升的实现要么是“链主”刻意为之,要么是嵌入企业刻意为之,为此嵌入“微笑曲线”低端环节的企业会呈现升级与俘获两种状态(Schmitz,2004;Giuliani et al.,2005)。珠三角与长三角嵌入的全球价值链属于典型的俘获型(刘志彪、张杰,2007;卓越、张珉,2008)。然而,不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大量企业都成功实现攀升,并成为改革开放宏图中的一幅亮丽图景。

通过文献汇总,发现成功攀升的经验有两点。其一是知识效应,中国企业通过知识溢出、学习效应与自主创新实现攀升(文嫮、曾刚,2005;陶锋、李诗田,2008;陶锋等,2011;陶锋,2011;毛蕴诗、郑奇志,2012)。其二是重构效应,中国企业通过塑造国内价值链(National Value Chain),或者嵌入新兴价值链实现攀升(刘志彪、张杰,2007;毛蕴诗、郑奇志,2012;刘立、庄妍,2013)。除此之外,本章认为还有一个难以实证检验却更为重要的经验,可称之为“同根效应”。简而述之,就是珠三角与长三角企业的代工主要源自香港与台湾,途经“同根”的香港、台湾嵌入全球价值链,香港、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同根效应”助力了企业攀升。



(三)管理3.0下中国有所作为的领域


在当前的“创史期”,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吹响号角,生产智能化、个性化、全生命周期化,生产组织形态扁平化、平台化、分散化,以及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经济特征(王盛勇、李晓华,2018)。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相伴而生的新兴制造业,正在诱发供应链管理的深刻变革,供应链智慧化的理念、工具与方法呼之欲出。与此同时,新兴制造业正在驱动全球价值链的肢解与重构,某些全球价值链将会退化以至消逝,某些全球价值链将会新生并成长,“微笑曲线”的中间制造环节将被逐渐拉平(毛蕴诗等,2015;王盛勇、李晓华,2018)。在当前的“创史期”,控制了全球价值链就等于掌握了改变全球利益格局的权力,全球价值链成为国家角力的重要工具,为此供应链(价值链)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丁俊发,2017)。供应链智慧化与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中国有所作为的领域。



二 中国反思


回首70年,中国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的演进历程跌宕起伏,非凡卓著,精彩不断。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中,有两个方面最值得反思。



(一)原创思想未能茁壮成长


70年来,中国的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在思想贡献上可谓毫不逊色。然而,几番生根发芽的重要思想都未能长成参天大树。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大力倡导生产运营管理创新,新思想不断涌现,“鞍钢宪法”得以诞生,国家还倾举国之力推动。改革开放之后,本土生根发芽的“邯钢经验”,已触及运营管理的核心精髓,理论上颇有成长空间,国家再次倾举国之力推动。在国家战略的“创史期”,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遗憾的是,主导潮流的核心管理思想始终没有形成。

最令人遗憾的是,能与“丰田制”比肩的“鞍钢宪法”,虽经历了生根发芽,却没有茁壮成长。仅有“大庆经验”对“鞍钢宪法”进行继承,之后鲜有值得称道的继承发扬。“鞍钢宪法”最终是“城里开花墙外香”,在中国的管理实践终是昙花一现(崔之元,1996;贾根良,2002;高良谋等,2010;胡国栋、韵江,2011;高良谋、胡国栋,2011;张申,2018)。原创思想未能茁壮成长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本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对原创思想的“深耕细作”,对原创思想的学术提炼不足。



(二)理论实践未能步调一致


自改革开放引进西方管理经验开始,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的学术研究就积极与国际对接,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追赶,目前的研究范式与方法已趋近国际最高水平。可以肯定的是,学术研究对企业实践启发很大,企业对学术研究也兴趣浓厚。不幸的是,大多数学术研究严重依赖西方理论,缺乏对本土问题的理论提炼。外来的理论会“念经”,但可能会水土不服,未必实用。实际上,研究表明中国的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确存在步调不一的问题(Liu and McKinnon,2016;Liu and McKinnon,2019)。但是,本章认为最典型的步调不一,当属供应链与全球价值链的“二元”演化。

实际上,自1992年大量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之后,在很长的时间内中国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突破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成功实现攀升。遗憾的是,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领域一直没有对此问题深入探究,更没提出指导企业攀升的理论。反倒是产业经济学领域对全球价值链攀升做了很多研究,提出很多见地。出现“二元”演化的原因肯定很多,但是本章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只顾低头拉车,而没抬头看路”。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更多地需要引入战略思维,避免陷入工具与方法陷阱。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对“术”的深耕细作固然重要,但是也绝不能忽视方向上的“战略”牵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 有钱女人怎么做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赢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