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第三节 主要问题研究

书籍名:《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第三节 主要问题研究,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一 旅游公共管理


旅游公共管理是指以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为核心,以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以提升旅游管理效率和增加旅游的社会福利为目的,对旅游业进行总体管理和调控的过程。目前,学术界对旅游公共管理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中国旅游业经过40多年的大发展,旅游管理体制实行了深化改革,如各地将“旅游局”改名为“旅游发展委员会”,为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现阶段,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实现从“旅游管理”到“旅游治理”的优化,实现从“政府作为唯一主体”向“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互动”转变,以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为重要特征(刘庆余,2014;刘梦华、易顺,2017)。同时,公众参与也正在成为我国旅游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新趋势(王京传、李天元,2014)。也有学者认为,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重点解决管理理念、组织机构、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保障机制这五大问题(宋瑞,2014),从旅游管理部门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网络管理体系、行业经费管理、提升旅游业办事效率等思路出发,创新旅游业体制改革思路(朱晓辉、符继红,2015)。

其二,旅游政策与法制。学术界和业界一致认为,尽管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发生了较大改善,但现有旅游政策还不足以支撑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曾博伟,2015)。新常态下中国旅游产业政策调整成为必然(马波,2015)。与此同时,现阶段中国旅游政策存在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的迫切性与政策供给的滞后性、旅游行业的系统性与政策供给的分散性、旅游政策违背市场规律、市场失灵与旅游公共政策不足四个方面(张辉、成英文,2015),因此如何对旅游产业政策进行优化和调整,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和升级,是现阶段的一个热点问题。

其三,旅游制度创新。旅游制度创新是实现中国旅游本土化的重要推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制度体系,是旅游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的重要诉求。旅游产业市场失灵(苏飞,2014)、旅游价格规制失灵(刘文彬,2014)等现象的发生,对旅游制度创新提出了要求。



二 旅游目的地管理


旅游目的地管理是基于清晰的旅游策略和规划,对目的地资源、节事活动、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等进行组合,树立和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品牌,并对游客进行营销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Alastair Morrison et al.,2013)。目前,学术界对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探讨主要聚焦于营销管理、风险/危机管理和容量管理三个方面。

其一,旅游目的地营销管理。旅游营销是目的地发展的重要保障,目的地旅游发展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方式及效果。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具有一些明显的先天优势,业界及学界一致认为,应正确认识新媒体对目的地旅游宣传和营销的作用,密切关注新媒体的变化趋势,使用新型社交媒体工具,拓宽营销渠道,打造旅游IP,对旅游目的地营销具有重要意义(陆锋,2018;陈子干,2018)。内容营销和叙事营销也是现阶段目的地营销的重要新兴手段(周永博、蔡元,2018)。在旅游目的地营销过程中,目的地形象为重要媒介,因此旅游目的地形象也成为学术界的核心关注点,尤其是在形象感知、形象塑造及提升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旅游者并不是通过口号、口碑等抽象概念去感知目的地形象,更多依赖于直接感官,因此感官营销是目的地营销的重要方式,而新媒体的发展为目的地感官营销创造了机会(吕兴洋,2018),互联网则进一步促进和助推目的地形象的传播及营销(赵丽丽、张金山,2018)。此外,在新媒体时代,旅游者的自我表达机会大大增加,旅游者的参与和表达成为目的地形象的一部分,目的地形象建设的主体、内容、时间和空间都正在新媒体的推动下经历着解构与重构,目的地形象的建设正在被重新定义(王晓华、白凯,2018)。新时代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提升要以优质旅游为支撑(胡抚生,2018)。

其二,旅游目的地风险/危机管理。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和依赖性等特征,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最易受到冲击的行业,更易受到政治、经济、自然等突发危机事件的影响(王新建、郑向敏,2011)。因此,目的地旅游业在面临危机事件时更具严峻性,目的地如何有效管控、应对风险和危机,是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旅游目的地的风险/危机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对该主题研究相对偏少,且多聚焦在旅游者风险感知、风险评估和影响路径等方面,缺乏对目的地风险/危机的形成机制和管理机制的深层次探讨。

其三,旅游目的地容量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容量是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对目的地或景区的容量测算(包括环境容量、生态容量等方面)及监管也为目前学术界的关注点。



三 旅游资源管理与规划


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旅游的客体,也是旅游规划的先决条件。旅游规划是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有关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从而实现有序发展的目标。做好旅游资源管理和旅游规划工作,对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学术界对其的探讨主要聚焦于以下两方面。

其一,旅游资源管理。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两个方面。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借助一定的手段将潜在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旅游吸引物,学者在对资源调查和评价进行关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及模式,并对体育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等不同类型的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也从旅游资源立法、旅游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除此之外,“资源诅咒”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旅游业“荷兰病”效应或“去工业化”问题方面,实证了旅游业“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并探讨了原因(邓涛涛等,2017)。

其二,旅游规划。在规划对象上,聚焦于目的地及景区规划、线路规划和产品规划等方面;在规划内容上,侧重于规划理念、思路、设计、案例等方面。旅游规划创新也是一个重要议题。现阶段,旅游规划已步入创意时代,“正确的废话”的规划已不再具有竞争力,而创意创新是现代旅游规划的唯一出路(洪基军,2013)。将艺术想象运用到旅游规划中,实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达到理性和创意的高度融合,是新时代旅游规划创新的思路源泉(刘锋,2013;Mark Harrison、金世胜,2013)。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是旅游创意的源泉,它根植和孕育在地方的社会记忆里,因此在旅游规划中以社会记忆识别为基础,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旅游规划的落脚点所在(章锦河,2014)。同时,新常态下旅游规划的理念创新,应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构建旅游规划工作体系(郝康理,2015)。虽然《旅游法》对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做了刚性约束,是旅游规划的基础,但规划的发展需要业界、学界在实践中共同努力(马海鹰、吴宁,2013)。中国的旅游规划不应该仅仅只考虑游客,还要考虑当地居民,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大主要因素(Geoffrey Wall,2013)。



四 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企业是旅游业的基本载体,因此旅游企业管理一直是旅游学者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旅行社等细分行业的企业管理。旅行社方面,涉及产业组织、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人员管理、行业竞争等方面;酒店等其他旅游企业,主要包括社会责任、品牌竞争、经营声誉、员工培训及管理、企业营销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在线旅游行业的兴起激发了对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热潮,包括发展现状、对策、营销及发展模式等。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学术界对旅游中小企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包括对中小旅游企业的成长路径、发展特征和经营制约因素的探讨等。

其二,旅游企业管理策略和创新。学者们认为应从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的主动性,提高竞争优势。同时,旅游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这两方面需承担重要作用,因此,旅游企业必须实施生态管理(胡芬,2006)。

其三,旅游企业的未来发展。旅游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及路径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旅游企业的发展应紧跟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充分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个性化、品质化和体验升级等要求,重点调整产业供给侧结构,实现旅游业平衡发展,充分开发旅游产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和大数据优势,是旅游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王信章,2018)。旅游业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是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但“不稳不强不专”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短板,因此需要把中小企业的提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依靠专业企业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实现“价值创新”(杜一力,2018)。对于不同细分行业的旅游企业而言,酒店业应“站在精度和温度之上”,从酒店经营者角度,应注重产品、营销和经营精度,从消费者角度,需要创造有温度的接触感、体验感和参与感(孙坚,2018);旅游景区,应“以游客为中心,以技术为抓手”,将旅游与科技结合,颠覆或创新传统的游客体验模式和景区管理模式(姚军,2018)。



五 旅游体验与旅游者行为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旅游学界研究的核心。在这方面,主要围绕旅游体验与旅游者行为两个角度展开。

其一,旅游体验。旅游体验的概念由布斯汀(Boorstin)提出,后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国内学者谢彦君较早关注旅游体验研究,后逐渐引起更多学者关注。体验设计、体验感知及质量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议题。旅游体验设计揭示了旅游者的体验和互动行为,并在体验视角下关注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策略;体验感知涉及旅游者对旅游景区及目的地、服务质量和异地文化的感受;体验质量是测度游客累积情感的重要变量,其中质量评价、质量提升和影响因素为热点话题。此外,在对体验的本质探讨中,旅游本真性是一个热点话题,学术界主要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等角度出发,讨论旅游经历的“本真性”,以此揭示旅游者行为的差异等。

其二,旅游者行为。该视角聚焦于旅游动机、旅游消费决策、旅游满意度及忠诚度和中国特色旅游消费行为四个方面。由于旅游市场的不断细分,特定群体和特殊旅游动机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这为针对性营销提供了指导资料,如对老年人、“90”后、儿童和影视旅游者动机的关注等。在旅游消费决策方面,重点关注旅游者的购买决策及决策的影响因素。在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中,满意度和忠诚度为核心话题,旅游满意度和忠诚度影响旅游者的重游及推荐意愿,如何提升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旅游企业的核心关注点。学者通过构建量表和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对旅游满意度进行测评,并探讨了旅游满意度的影响机制。针对顾客忠诚度的研究,主要关注旅游品牌、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满意度对忠诚的影响以及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系等。在中国特色旅游消费行为方面,出境旅游消费为关注点之一,并重点聚焦在消费特征、消费行为与原因等角度。同时,后现代主义为旅游消费者行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范式,为旅游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黄晨晨,2014)。有学者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对游客的目的地选择行为和社交网络行为进行了探讨(黄晨晨,2014;黄颖华,2014),认为“时空压缩”和“致敬传统”为后现代旅游消费行为的两大特征(林德荣、郭晓琳,2014),旅游消费行为出现了“趋同”和“分化”两种倾向(齐飞,2014)。



六 旅游管理学科升级


学科本质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划界功能,并对知识生产、传播与消费做出了一定界定(保继刚、赖坤,2016)。目前,学术界对旅游管理学科升级表示了特别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中山大学主办召开的“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建设”的系列会议,对推动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创建、旅游学科升级做出了努力。

其一,旅游管理学科升级的必要性。经过多年探索与发展,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旅游学科也取得了巨大发展,具体表现在旅游教育规模庞大、结构体系完善,学术刊物、学术共同体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学科社会服务和社会贡献持续增长等方面。从学科地位来看,本科层面,2012年旅游管理已经上升为专业类,与工商管理并列;研究生层面,旅游管理仍属于工商管理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学科设置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这对旅游教育方面的学位管理、人才培养、教师招聘产生制约,也对旅游社会服务及旅游知识体系的构建等产生不利影响(保继刚、赖坤,2016)。总之,现阶段,旅游学科不断发展且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已显现出诸多一级学科的特征,但从现行《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来看,旅游管理仍被置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之下,为二级学科。旅游学科成长受学科制度的束缚,不利于我国旅游教育、旅游研究和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旅游管理学科升级具有必然性。

其二,旅游管理学科升级路径。为实现旅游管理学科升级,创建旅游管理一级学科,既需改变学科外部管理制度,也需优化学科内部制度安排(马波,2016)。对于旅游学科的构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马波(2016)从学科内涵和学科评价维度,提出了旅游管理一级学科架构的三种模式:对接本科专业目录模式、垂直设计模式和水平设计模式。张广海和张朝枝(2016)则提出,可将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划分为旅游与休闲学、旅游目的地管理、酒店管理、会展与活动管理4个二级学科,并对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整体来讲,旅游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现行学科专业目录对其定位存在严重偏差,因此,突破学科发展瓶颈,创建旅游管理一级学科为当下旅游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和重要任务,这对创建更加优秀的旅游专业师资队伍、推进旅游知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 有钱女人怎么做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赢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