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第三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按劳分配问题讨论的回顾

书籍名:《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第三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按劳分配问题讨论的回顾,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一 对按劳分配含义的反思

“四人帮”倒台以后, 经济理论界一方面批判“四人帮”在按劳分配问题上制造的一系列谬论, 另一方面在探索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按劳分配理论。出现了对按劳分配的反思。

在这一阶段的按劳分配理论探索中, 什么是按劳分配仍然是个重要问题。因为经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书本上的按劳分配与实践中的按劳分配相差太大了。

第一, 按劳分配的“劳”是什么? 从劳动的自然形态来考察,有: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凝结或物化形态;从劳动的性质来考察,有:社会必要劳动、个别劳动、社会平均劳动。到底是什么劳动,没有一致的看法。

第二, 书本上说“各尽所能”是按劳分配的前提, 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各尽所能地劳动还做不到, 到底是以“各尽所能”为前提还是以劳动为前提, 没有解决。

第三, 根据传统的观点认为, 按劳分配只适用于进行生产劳动的劳动者。于光远说:“按劳分配是社会只把个人消费品分配给为社会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把个人消费品分配给没有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不属于按劳分配。”因为“劳动报酬是国家或集体在对生产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量作了扣除以后, 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他的个人消费品”, 非生产劳动者的薪金属于社会总产品的扣除部分,“他们的薪金不属于劳动报酬”, 从而也“不是按劳分配”。[35] 但是有人认为,按劳分配既适用于生产劳动者, 也适用于非生产劳动者。这是因为:一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 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就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劳动者(包括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 共同占有。因此, 按劳分配也必然是全体劳动者的分配原则。二是非物质生产领域各个部门劳动者的劳动, 虽然不生产物质产品, 却是社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非物质领域的劳动者, 所以能参加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就是因为他们参加了社会的劳动。按劳分配也必然在他们的分配关系中起作用。三是物质生产劳动者和非物质生产劳动者取得个人消费基金的途径不同, 前者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后者是再分配。取得消费基金的途径与分配个人消费品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每个为社会劳动的劳动者, 都是以个人贡献的劳动作为分配消费品的尺度。[36]

第四, 名义上是按劳分配, 实际上是平均主义分配。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中, 实行八级工资制;在集体经济中, 实行工分制, 都叫按劳分配。但仔细分析起来就会发现, 所谓八级工资制是全国统一标准, 1—8级的工资级差均为17.8%, 一级工与八级工工资之间相差3.15倍, 根本不能反映出全国的劳动与报酬的贡献差别。至于集体经济中的工分制, 更是难以用按劳分配来概括。许多地区, 一个强劳动力劳动一天所得报酬, 只能解决劳动者本人的劳动力再生产费用, 这样低的劳动生产率, 为了生存, 只好实行平均分配。这样,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生活脱节, 使理论失去存在的依据。人们开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按劳分配进行重新认识。

鉴于上述情况, 有人提出, 多年来, 我国实行的并不完全是书本上讲的按劳分配, 而是没有统一劳动尺度的劳动所得。[37]

二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单一按劳分配形式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农村出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经营形式, 实行“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是自己的”分配办法, 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 打破了自1956年以来的以评工记分为主要特征的所谓按劳分配, 出现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形式。由于它否定了过去的“大呼隆”“大锅饭”的生产和分配方式, 调动了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首战胜利, 为实现“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开了一个好头。

(执笔人:张问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