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第十六章 1985年起以放开价格为主的改革推动市场价格论的形成和经济迅速活跃起来

书籍名:《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第十六章 1985年起以放开价格为主的改革推动市场价格论的形成和经济迅速活跃起来,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价格是国民经济中最灵敏的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是最重要最有效的信号, 是调节生产、流通、消费的指示器, 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是通过价格的涨落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即使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 只要还保留商品生产和交换, 价格的作用也是无法忽视的。行政定价造成的价格扭曲, 往往给国民经济带来消极的影响, 甚至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衡。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及其扩张, 严重抑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造成工农业的严重失衡。价格杠杆的灵敏性、有效性和重要性, 使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重点, 掀起了一次又一次讨论的热潮,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创新成果。

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特点是, 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就高度重视价格改革, 不断出台改革措施, 1985年起就以放开价格为主,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即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 其他大量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市场调节的制度。这实质是要建立市场价格制度, 从而比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早五年。市场化价格改革动手既早又快, 使社会经济生活迅速活跃起来, 给老百姓带来许多实惠, 并推动经济运行机制迅速转轨。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研究与探索


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是实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价格的形成以行政定价为主, 价格问题的研讨与探索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主要研讨内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是否要计划价格和如何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 价格的形成以计划价格为主, 计划价格是否要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 多数经济学家持肯定意见;至于如何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 则有不同意见。

薛暮桥认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商品的价格是由国家计划决定的, 但是, 国家在决定价格的时候, 必须正确利用价值规律, 慎重考虑价值规律的作用。他指出, 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决定价格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三项:(1) 商品的价格主要决定于它本身的价值;(2) 货币是衡量价值的尺度, 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如果发生变化, 商品价格也将跟着发生变化;(3) 商品的供求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品价格。[139]

于光远持有类似观点, 他认为价值规律对计划价格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尽管价格是国家规定的, 但价格不能完全脱离价值;(2) 当价格和价值发生背离时, 价值规律就会根据背离的情形, 发挥作用, 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后果;(3)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价格变化长期的总的趋势是向着价格接近价值的方向前进。[140]

孙冶方则进一步认为, 等价交换的原则必须贯彻执行, 价格应该以不背离价值为原则, 党的价格政策必须以等价交换的原则为依据。他指出, 以下三种说法是错误的, 即(1) 价格同价值相符是经济原则, 而价格背离价值则是政治挂帅;没有价格同价值的背离,便没有价格政策。(2) 在实践中, 执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还要照顾政策。(3) 价格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杠杆, 是社会主义积累的手段,农产品的采购价格应该永远低于其价值, 工业品的销售价格应该永远高于其价值。[141] 孙冶方的上述观点, 是同他主张“千规律,万规律, 价值规律第一条”相一致的。

价格的基础是价值, 价格的运动受价值规律调节, 价格政策必须尊重价值规律。当时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正确的。

二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计划价格形成的基础是不是生产价格

这是讨论的热点, 异常激烈, 并且在1964年以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把这一学术争论变成政治问题, 主张生产价格论者被说成是宣扬反革命修正主义, 孙冶方是最大的受害者。

以孙冶方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在1959—1964年断断续续发表论文提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具有客观必然性, 生产价格是商品计划价格形成的基础, 即以部门平均成本加上平均资金利润率确定的利润为基础。承认生产价格是承认资金利润率的必然的逻辑的结论, 同时也只有承认生产价格才能贯彻投资效果的计算。社会主义经济中生产价格的形成是受物质技术条件(主要是对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 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和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条件制约的。为了在经济上承认物质技术条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要求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以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剩余产品, 按照各部门资金占用量的多少进行分配。这样做的积极作用有:(1) 有利于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2) 能够把生产单位的经济效果同社会的经济效果结合起来, 从而有助于人们合理选择生产和投资方案。(3) 有利于促进企业、部门和整个国民经济采用新技术, 从而有利于技术进步, 提高劳动生产率。(4) 有利于正确处理不同部门和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5) 有利于各部门、各企业努力节约占用资金。[142]

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生产价格命题的提出, 立即在经济学界引起了争论。一些人不同意这个观点, 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价格形成的基础只能是价值, 而不需要任何其他转化形态。有的文章认为, 生产价格存在, 不决定于大机器生产的物质条件, 而决定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不可能产生生产价格。在大机器生产的物质条件下,表现社会劳动的范畴, 依然是社会价值而不是生产价格。利用生产价格、平均资金利润率范畴, 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并不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反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143] 有的文章也认为,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资金和利润并无必然联系, 资金利润率不是评价企业先进落后的标志。否则, 必然排斥社会主义原则及国家对企业的计划管理。个别企业的盈利和整个社会的需要不能等同, 如果使平均资金利润率成为自动调节器, 是和有计划发展的国民经济的要求不相容的。[144]

由于批判生产价格论的调子越来越高, 并逐渐扣上宣扬修正主义的政治帽子, 1965年以后, 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正常的学术讨论被迫停止。

三 关于农产品价格形成问题

一是农产品价格形成是取决于中等还是劣等土地生产条件的耗费? 有的主张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 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不允许虚假的社会价值存在, 因而不应由劣等土地生产条件的耗费来决定。[145] 有的则主张农产品价格取决于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 认为这是由于还存在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 因此, 要考虑级差地租因素, 按照在劣等土地生产条件下生产农产品的劳动耗费(部门成本)和合理利润, 来规定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是一种客观的必然性。[146] 在当时, 比较多的论著持有后一种即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分析农产品价值形成的著名观点。

关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 孙冶方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主张改变通过级差利润形式积累资金的办法, 应该实行税收的形式。因为, 直接税同间接税相比较, 前者是比较合理和进步的一种负担形式。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是一种隐蔽的间接的负担形式, 其缺点在于它的隐蔽性, 使国家和农民双方都不能清楚知道国家到底从农民手中取得多少积累。[147]

四 顾准提出和倡导在市场价格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进行研究, 这是改革开放前价格理论研讨的最大亮点

1957年, 顾准撰文指出, 社会主义既然受制于价值规律, 那么, 使价值规律支配价格运动, 价格就会平衡供需, 刺激生产。使价值和价格差离达到违反价值规律的程度, 不免加深供销脱节, 阻碍生产发展。因此, 不管计划规定价格也好, 还是经济核算制度自动调节价格也好, 价值规律支配价格的运动都是必要的。对于企业生产而言, 独立成本核算是必需的, 在追求优势和利润的过程中,企业自然而然地对价格做出反应, 计划不能代替市场, 计划应当是预测, 而不是“个别计划的综合”。他还推论说, 企业将自发地根据利润选择和调节生产, 价格将自发地上下浮动, 这样一来价格的运动将实际上发出要求增加或减少生产的信号。[148] 由上可见, 20世纪50年代, 顾准的经济理论思维是大大超前的, 已接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水平, 其对经济理论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