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第三节 绿色发展

书籍名:《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第三节 绿色发展,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绿色发展, 就其要义来讲, 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70] 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思想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对环境危机、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

从国际看, 绿色发展渐成世界潮流。当今时代,“环球同此凉热”, 各国已成为唇齿相依的生态命运共同体。一个时期以来,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破坏、化学污染、总悬浮微粒超标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 全球生态安全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胁。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发展潮流所向, 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共识。

1972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等组成的研究小组, 提交了罗马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71], 深刻阐明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报告所阐述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理念, 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1981年,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在《建设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一书中, 进一步对“可持续发展观”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72]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 从发展的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三原则”出发, 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73] 这一解释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92年在巴西里约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 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成为国际上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

从国内看, 绿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成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 但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就是: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潘家华的回顾显示, 改革开放前, 我国人与自然的冲突主要是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条件下满足基本粮食需要而破坏自然引发的生态失衡。改革开放之后以时间压缩的方式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人与自然的冲突演化为高额物质消费和非物质享受的欲望不断膨胀, 从而导致的危及人的生存环境和自然可持续力的污染危机。[74]

针对这一问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问题并未得到根治。实证研究发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工业绿色生产率的持续改善, 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 中国工业绿色生产率增长最快并达到顶峰, 且重工业生产率、效率和技术进步增长首次全面超过轻工业, 初步彰显环境政策的绿色革命成效。但是, 2002年以后重化工业膨胀再度恶化了我国的工业生产率。[75]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 只治标、不治本, 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76] 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但使我国能源、资源不堪重负, 而且造成大范围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突出环境问题。种种情况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大“瓶颈”是资源环境, 最大“心头之患”也是资源环境。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消除人民“心头之患”的必然要求, 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早在2005年,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 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体现了尊重经济规律与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 蕴含着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2016年,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 用之不觉, 失之难存。环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丽, 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77]

关于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直有“先发展后治理”, 或“边发展边治理”的说法, 这体现出二者之间的一种对立关系。事实上, 从更高层次上来认识,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学者对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证实, 雾霾污染显著降低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政府环境治理能够有效降低雾霾污染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78] 由此可见, 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

需要注意, 绿色发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理念, 而是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彼此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据此, 有研究提出, 要对绿色发展在五大发展理念中进行清晰的定位, 充分发挥相互间的协调促进作用, 形成正向合力。绿色发展代表的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主色调, 在其战略实施中要为其他的发展理念提供绿色引领和发展导向, 通过绿色的传递把五大发展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 绿色发展又要广泛汲取其他发展理念的支持。创新会为绿色发展提供动力, 协调会为绿色发展提供方法和目标, 开放会为绿色发展提供更大的视野和机遇, 共享是绿色发展的归宿, 促进绿色成果转化。[79]

处理好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关系, 根本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长动能的转换。地方政府也好, 企业也好, 目前的激励跟环境保护的目标还是有矛盾的。在新的增长动能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 就会出现增长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不一致的情况。[80]

现在有些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是高于全国的, 但是与此同时,它在某种程度上又在复制着原来沿海地区的发展方式, 也就是说,它的污染情况、环境保护的不力也在后来居上, 这使得环保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在现实中成了一对矛盾的东西。因此,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根本。如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了, 无论执法有多强硬, 这是与千千万万投资者和企业的激励机制不一致的, 终究没有办法约束它。因此, 要创造必要的机制, 让绿色发展成为发展的机会, 而不要成为成本。[81]

李扬、张晓晶认为, 在目前的经济架构下, 绝大多数环保、治污、生态修复活动都被视为经济运行的“成本”, 是增长绩效的“扣除”。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修改统计方法, 其基本方向是, 将这些产业的投入直接统计为国民产出。在这方面, 美国业已提供了先例。[82] 如此, 保护、治理、修复生态环境, 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将成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增长点, 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83]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