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第一节 “现代化经济体系”概念的思想和政策渊源

书籍名:《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第一节 “现代化经济体系”概念的思想和政策渊源,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一 “现代化”的内涵及作为政策目标的演变

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 需要先对“现代化”进行界定。对“现代化”比较普遍的理解是: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系统变革。吉尔伯特·罗兹曼将现代化看作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一种过程, 他认为走向现代化,就是从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均收入很低的社会, 走向重用科学和技术的都市化和工业化的这样一种巨大转变。[154] 布莱克等更强调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影响, 将现代化定义为:在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社会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着的变化, 是一个过程[155];或者“现代化”反映着人控制环境的知识亘古未有的增长, 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 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156] 丹尼尔·勒纳将社会区分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 提出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157]

国内也有诸多学者对现代化做出解释。罗荣渠从生产力变革角度定义现代化, 提出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动力, 引起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相应变革, 推动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一场全球性大转变过程。[158] 于光远将现代化分解为“现代”和“化”两个部分, 认为“现代”的意思是指已经达到的水平,“化”就是达到这个水平的手段。[159] 陈嘉明将现代化定义为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过程中, 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以及在城市化、信息化、教育普及、知识程度提高等方面的巨大进步。[160] 陈柳钦认为, 现代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环境、文化的复杂系统, 是一个具有时空约束和时代内涵的动态过程。[161]

梳理以往文献研究, 我们可以将“现代化”看作一个变革过程,是一个以工业化为动力, 推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各个领域从低级状态向中高级状态转变的动态过程。

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对人民的承诺和奋斗目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四个现代化”, 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四个现代化”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

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为人民许诺的目标。关于现代化的提法, 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并明确“一五”计划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为整个工业发展及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国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1956年,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变化, 将“四个现代化”任务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的任务, 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国防”。这是最初的现代化战略目标, 主要集中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方面, 用以指导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

“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正式提出是在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周恩来总理正式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并提出“两步走”的设想。“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后因十年经济动荡,“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被搁置。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重申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 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初期, “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被重新确定下来。1978年7—9月, 国务院召开务虚会, 研究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就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 经济是基础, 经济建设为整个现代化提供物质力量和经济支持。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1982年党的十二大均明确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开始将高度文明、高度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征。党的十二大还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论断, 同时部署了新的“两步走”战略。

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初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党的十三大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目标, 取代“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同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将“两步走”战略深化为“三步走”, 将实现现代化的时间瞄准在21世纪中叶。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七大, 按照“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我国基本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同时粗放型发展问题凸显,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大,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渐突出, 党的十七大全面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 将“和谐”列入现代化的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化”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称为新“四个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第五个现代化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将“美丽”列为现代化的特征之一, 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 为未来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做出了具体安排。[162]

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对人民做出的重要承诺, 也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现代化的内涵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不断丰富, 既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 也为支撑现代化目标的经济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 从“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到“经济体系”

现代市场体系。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首次提出了“市场体系”的概念,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培育市场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 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市场体系的要求提升到了新高度, 提出“现代市场体系”的概念, 即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定位, 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程明显加快, 深化价格改革取得新进展。[163]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改革进程中, 各类市场的发育发展是不平衡的:服务市场、要素市场、高端和高质量产品发展不充分。“直到2012年, 中国的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市场化程度还不够, 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也不健全……”[164] 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需要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基础, 需要实现各类市场均衡发展, 尤其要重视发展高质量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服务市场以及双边市场等。党的十九大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高度对现代市场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清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包括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打破行政垄断、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完善市场监管等。

现代产业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现代产业体系”概念, 并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做出了战略部署。但未对现代产业体系给出明确定义。张耀辉将产业体系视为企业间的联系方式, 将现代产业体系描述为:传统产业体系中企业的数量竞争演化到创新竞争,进而引发产业体系变化的结果。[165] 刘钊将现代产业体系定义为在产业创新的推动下, 由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产业网络系统。[166] 贺俊、吕铁基于传统产业结构理论, 分析了现代产业体系概念对产业结构概念合理成分的继承, 以及本身具有的新特征。[167]

传统产业体系对应着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特征。改革开放初期,供需总量矛盾凸显, 物质文化产品稀缺, 商品供不应求, 产量扩张成为解决供需总量矛盾的主要方式。在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快速工业化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商品数量供给不足的局面逐渐得到改善。这一时期产业体系的特征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中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快速工业化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部门;快速工业化也意味着各次产业内部的低端化;技术相对稳定。从市场发展角度看, 产品市场快速发展, 以普通产品、工业品为主, 高端和高质量产品、服务产品较少;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经济高速增长带来居民收入增加, 使居民需求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多样化、个性化。高端产品、高质量产品需求增加;服务行业需求增加, 如医疗卫生、教育咨询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需求结构更具灵活性, 传统产业体系无法灵活应对需求结构变化, 意味着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服务业取代工业在三产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二是各次产业内部中高端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创新引领, 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驱动整个经济体可持续发展。

现代市场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有相适应的现代产权制度为保障。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整体性概念, 比现代市场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高层次的要求, 不仅对现代市场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提出新要求, 还包括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等方面更高层次的要求, 是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