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闻传播专业期刊的结构调整

书籍名:《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作者:唐绪军
推荐阅读: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闻传播专业期刊的结构调整,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9年,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期刊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70年来,新闻传播专业期刊编辑人筚路蓝缕、守正创新,绘就出一幅五彩斑斓的期刊演进图景。70年的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演进史不仅忠实记录了中国大陆传媒业界的价值规范和主要经验,而且充分完整展示了新闻传播学界的创新成果;新闻传播专业期刊不仅是传媒业界的精神家园,而且是新闻传播学界的精神家园。



一 70年来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数量变迁


截至2019年5月,我国共办有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110种(新闻与传媒类81种,出版类29种),其中90种有国内统一刊号。除去停刊以及合并的期刊,目前我国共有94种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据最新数据统计,CSSCI来源版期刊(2019—2020)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期刊共15种(《编辑学报》《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出版科学》《当代传播》《国际新闻界》《科技与出版》《现代出版》《现代传播》《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CSSCI扩展版专业期刊共9种(《编辑学刊》《出版广角》《传媒》《电视研究》《全球传媒学刊》《新闻爱好者》《新闻与传播评论》《新闻与写作》《中国编辑》)。在2018年年底公布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里,涉及新闻传播类的核心期刊共24种,主要分布在新闻事业、广播电视事业、出版事业。此外,还有9种以“书代刊”形式出版的学术集刊(《中国编辑研究》《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传媒国际评论》《传媒与教育》《华中传播研究》《新媒体与社会》《中国传媒经济》《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学报编辑丛论》),这类期刊虽然大多已经被CSSCI收录,但尚未取得国内正式刊号。

图1 中国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创刊年份分布

图1显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期刊的创刊时间分布。其中,新中国成立初至改革开放前,年创刊期刊数量较少,这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有紧密关系。期刊创刊时间的峰值出现在1984年、1985年、1987年这三个年份,年均创刊数为6本。同时,1988年、1994年和2001年各有5本期刊创刊。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年均创办数量为2本,学院派逐步成为专业期刊的主要创办者。

由上观之,新闻传播专业期刊的数量变迁有其客观规律,专业期刊的创办和发展既要与时代发展脉搏相适应、与传媒行业的发展相适应,更要与读者的需求相适应。首先,中国新闻传播专业期刊的创办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以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环境为基本条件,又回应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媒介形态的迭代升级、传媒市场的涨落情势,对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有直接的影响。最后,传媒教育的发展、学术队伍的扩充和学术规范以及编辑价值伦理则是促进新闻传播专业期刊不断完善的重要推动力。



二 70年来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更名衍变


刊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期刊的定位和关注点。期刊的更名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市场环境、受众需求乃至行业的发展取向。我国出版的110种期刊中有33种期刊进行了更名。其更名的逻辑主线和基本规律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更名适应传媒行业发展需要。随着媒介形态的更新和融合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逐渐被融合媒体平台取代,传统的专业期刊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通过更名扩大期刊覆盖范围,最大限度地争取读者市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1999年创办的《报刊管理》后更名为《传媒》,新华日报报业集团1984年创办的《新闻通讯》后更名为《传媒观察》,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1991年创办的《中国新闻科技》后更名为《中国传媒科技》等。刊名从某一特定窄众媒介定位向全媒体宽领域定位转变,表明期刊试图以媒体融合视角适应传媒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以更名强化学术属性。刊名变化的另一个趋势是强化学术属性,通过加入“研究”,突出研究性和学理性。《新闻研究资料》更名为《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简报》更名为《国际新闻界》,《电视业务》更名为《电视研究》,《出版与发行》更名为《出版发行研究》,强化了专业期刊的学术属性,为新闻传播专业期刊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调。更名后,此类期刊的办刊风格朝学术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专业期刊“重术轻学”的弊病,提升了期刊的品质,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

(三)以更名带动期刊由区域性定位转向全国性定位。区域性期刊主要面向本地区,地域色彩浓厚,但发行范围小,影响力低,不利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新疆新闻界》于1985年创刊,主要立足新疆地区新闻传播事业,1999年更名为《当代传播》,更名后从区域性实务期刊转而面向全国的学术期刊,2008年进入CSSCI来源期刊,成为7种主要新闻传播理论专业期刊之一,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被多数高等院校列为核心期刊。《山东视听》创刊于1972年,于2007年更名为《现代视听》,更名后的《现代视听》以“全球视野、面向全国、兼顾山东”为全新定位,突破地域性限制,其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评价都获得较大提升。

(四)以更名带动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建设的最初目的是推动本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以发表本校教师的研究成果为主,是展示高校自身科研成果的窗口。但受学校学科设置、校内“人情稿”等因素的制约,打破高校学报的“封闭性”,[11]推动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势在必行。1979年创刊的《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最初定位于服务本校科研,刊物影响力偏弱。但1994年该刊更名为《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既保留了传统学报优势又突出了对传媒行业的引领性和学术性,迅速发展成为以广播电视为特色的新闻传播学权威期刊。与此相似,创刊于1994年的《浙江传媒学院学报》为进一步贴近传媒技术发展与新闻传播事业前沿,于2017年年底更名为《未来传播》。《新闻与传播评论》是由创刊于2000年的《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与创刊于1930年的《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合并而成,以问题导向、跨学科交流为发展引领,以行业期刊激发学报发展潜力,也取得了初步效果。



三 70年来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出版周期的衍变


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出版周期类型多样,主要有双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种类。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出版周期以月刊、双月刊为主,占总数的比例为67%(见图2)。

我国实务类期刊经历了不定期出版到定期出版,再发展到近年来以半月刊、双周刊以及旬刊为主的新阶段。据统计,半月刊、双周刊以及旬刊占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总数的14%。该类期刊的主办单位为媒体机构或行业协会,它们更加注重期刊信息的时效性。新世纪以来媒介形态更新快,故而实务类期刊缩短出版周期,契合快速发展的新闻传播实践需求。

图2 中国新闻传播专业期刊的出版周期

我国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经历了由季刊到双月刊,再发展到近年来以月刊为主的新阶段。旧中国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以季刊为主。20世纪90年代起,《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曾长期以“季刊”出版,《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曾长期坚持以“双月刊”出版,但近年来这四种期刊陆续改为月刊出版。据统计,2019年被人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收录的15本新闻传播学中,仅《中国出版》属半月刊,月刊10种,双月刊4种(《当代传播》《编辑学报》《出版科学》《现代出版》)。

我国的专业学术集刊大多由高校创办,且以年刊、半年刊以及季刊为主。占总数的17%。集刊注重学术性和学术价值,包括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学报编辑丛论》《中国编辑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研究》《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地区发展报告(《华中传播研究》)注重学理性的媒介评论(《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传媒国际评论》《符号与传媒》),其主办单位以高校(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行业协会(华东地区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协会、中国编辑学会)为主。



四 中国新闻传播专业期刊主办单位结构衍变


主办方既是期刊的投资主体,又是期刊运营的监管主体。依期刊主办方属性将其分为媒体机构、行业协会、高校院所、出版发行机构、政府所属科研机构及公司企业6种。对现有的94种专业期刊进行统计发现,其中媒体派,即媒体机构及其下属机构主办的期刊共43种,占总数的45.74%;学院派,即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为39种,占总数的41.49%;学会派,即行业协会或学会主办的期刊共28种,占总数的29.79%;出版发行机构,含出版社、发行单位以及书店等主办期刊10种,占总数的10.64%;政府所属科研机构主办4种,占总数的4.26%。此外,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吉林省舆林报刊有限公司、中华书局有限公司4家公司主办4种期刊(见图3)。

纵向梳理发现,1992年以前媒体派和协会派创办的专业期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自1994年起学院派主办的期刊日益增多。统计还表明,停办的13种期刊均系媒体机构或行业协会主办的期刊,而高校主办的期刊无一家停刊。这背后主要是期刊主办经费支撑体系的差异——媒体机构或行业协会主办期刊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的是市场化逻辑,其运行主要依靠发行或广告获得办刊经费,当传媒行业不景气、期刊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时,就难以避免遭淘汰的命运。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媒体机构主办的实务类期刊,如《新闻记者》《新闻界》等期刊近年来大幅增加学术内容,逐步实现了学术化转向,在传媒教育界获得较高认同。学院派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遵循学术发展的逻辑体系,学术期刊建设既是学科建设的必然需求,又是高校及科研机构学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高校院所抢占学术话语权的重要工具。因而,高校院所主办的学术期刊通常有相对稳定的经费支撑,尚无停刊的案例。

综合来看,媒体机构、行业协会和高校院所是新闻传播专业期刊的主导力量,出版发行机构、政府所属科研院所和公司则是重要补充力量。政府所属科研机构主办的期刊正逐步减少,而公司作为期刊主办单位尚属新生事物,随着专业期刊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未来公司主办的期刊数量还会增多。

图3 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归属单位以及发文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