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资本之王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传记回忆 > 资本之王

第51页

书籍名:《资本之王》    作者:戴维·凯里
推荐阅读:资本之王txt下载 资本之王笔趣阁 资本之王顶点 资本之王快眼 资本之王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资本之王》第51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2003年下半年,市场对IPO的需求持续升温,黑石集团计划再将旗下6家公司公开上市。2003年11月,黑石集团于1999年投资的一家加勒比移动电话运营商——百年通信公司(Centennial Communications)IPO。其后是黑石集团于8年前从KKR集团收购的一家餐饮公司森特普雷特有限公司(Centerplate, Inc.),紧接着是“9·11”事件之后由黑石集团协助创立的一家再保险公司——阿斯潘保险公司。同年12月,煤炭基金会公开发行,距离黑石集团从一家德国公用事业公司收购这家美国矿业公司仅过了5个月。纳尔科公司和塞拉尼斯公司是黑石集团IPO计划列表上达成目标的另外两家企业。在这些上市案例中,黑石集团出售的股权都不超过一半,但IPO已经为黑石集团开启了锁定利润的进程,而且从长期来看,为通过出售股权获得收益提供了条件。
    
    公开发行股票并非是在市场反转时获利的唯一途径,还有股息资本重组——被收购公司通过杠杆融资以支付更多股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信贷市场的复苏,很多公司都会选用这种套利方式攫取利润。
    假设在2002年信贷市场紧缩时,被收购企业借款5亿美元完成总值10亿美元的低杠杆率收购,如果经济改善能促使现金流上涨20%,同时假定最初与银行进行融资交易时所采用的债务现金流计算方式不变,那么公司可以立即获得额外1亿美元(5亿美元的20%)的贷款,然后就可以将这笔资金支付给公司的所有者。
    
    但公司所获得的收益甚至会更多,因为一旦债务市场有所改善,银行就变得越来越慷慨。对于一个给定的年现金流,公司可以立即借入比2002年更多的资金。高收益债券市场于2003—2004年重新开放并迅速重现了1997—1998年时的高峰,从而使资金迅速流入,导致利率下降。2003年年初,发行垃圾债券的公司必须提供比美国国库券利率高8个百分点的利率。到2003年12月,这一数字就缩小到仅4个百分点。随着利息成本下降,公司可以更多地举债,以新的、更便宜的贷款及债券替代旧有的债务。因此,这样一来,上例中的公司可以额外承担2亿美元的负债,以给投资者分红,这相当于5亿美元投资的40%。太完美了!这是多么高效的投资回报。资本重组甚至都不会大幅增加公司的利息成本。
    对纳尔科公司的并购就是这么操作的。该收购从一开始就使用高杠杆,这一债务相当于纳尔科公司所获现金流的6倍,但在2003年11月交易完成的一周内,黑石集团和它的联合投资者——阿波罗公司和高盛资本接连不断地接到银行打来的电话,想要贷给纳尔科公司更多的资金。一个参与该交易的投资人说:“这些电话给我提了一个醒,这说明一种新的变化正在发生,从夏天我们与纳尔科公司签署收购协议,到11月完成全部交易,在这期间,(杠杆收购贷款的)供给、价格和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是积极的变化。”
    资本重组对收购公司来说是极具诱惑的,因为资本重组能让投资者迅速赚回部分投资,而不需要经过出售公司的漫长过程。被收购公司越快返还投资者的投入资金,其年收益率就越高。
    对于外行人来说,资本重组可能看起来像是金融骗局。事实上,在私募股权投资的历史中这一模式是经过验证的合理行为,如果新增的债务仅仅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是健康的、有很大前景的,进行重组就并非恶意行为。这和拥有一座租金和房产价值快速升高的公寓楼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房产一直增值,为它重新申请抵押贷款以实现资本利得就不是不负责任的举动。
    然而以前从未出现过这样的资本重组浪潮。2004—2007年,大大小小的收购公司,通过资本重组的方式,累计从他们的被收购公司获得了860亿美元的收益,其中大部分都直接返还给了收购公司的有限合伙人。
    
    资本重组最初是为收回投资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来说,刚开始时还很难找到买家愿意接手其所持有的股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投资公司进行了大量不当的收购,以至于在经济衰退结束时,恢复收购的速度异常缓慢。直到2007年,并购活动才再次达到1999—2000年间的高潮。
    为了弥补被收购公司缺少买家的现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并购市场并相互收购,从而形成人们熟知的二次收购。
    在2003年冬天至2004年的几个月中,对床垫制造商席梦思公司和西利公司的反复收购间隔仅仅几个月,这反映了一种奇怪的趋势,即一些公司在不同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间反复转手。当托马斯-李私募股权基金从芬威私募股权基金(Fenway Partners)手中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席梦思公司时,这是该公司在17年间连续第五次被收购。没过几个月,KKR集团就从贝恩资本和查尔斯银行资本(Charles-bank Capital Partners)手中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西利公司,成为15年中西利的第四个私募股东。
    
    对外行人来说这又有点难以理解了。这使人们想起了《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中那个不择手段的司务长迈洛·明德宾德(Milo Minderbinder)。由于控制了整个鸡蛋交易链,他从关联商家手中以每个鸡蛋7美分的价格买入并以每个5美分的价格卖给军队,统算下来仍能获利。他们仅仅是相互在玩金融骗局吗?
    
    如果你好好研究一下公司的财务状况,二次收购通常还是不难理解的。在被私募股权公司收购的这些年中,两个床垫制造商都稳步改进并扩大了其业务。他们合并了一些小公司并开发了新产品,他们的业务因此得到了缓慢但稳定的增长,产品逐步占领了美国市场,并已经扩张到海外。毫无疑问,这两家公司的现金流十分充足,这使得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杠杆,哪怕公司取得一点很小的进展,也可以使其股东获益。
    但是,床垫制造公司的快速发展也显示了过度负债公司的风险。之前提到的这两家公司的7次收购中,有两次交易的结局不尽如人意:由于投资者过度支付使公司承担了过多债务,导致席梦思和西利公司分别有一次违约(席梦思公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于2009年破产,之后,西利公司也需要KKR集团额外大量注资才得以维持经营)。
    然而,席梦思在此之前的另外3次收购中获得的收益还是十分可观的,这主要是源于它出色的财务业绩:从1991年美林收购席梦思公司开始,到2007年,该公司的年现金流蹿升了超过6倍,从2400万上升到1.58亿美元。虽然西利公司发展并不是十分稳定,但其现金流在同一时期依然增长了3倍,而且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两家公司的价值累积增长是相当惊人的。鉴于床垫业务扩张,以及长期以来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从中获取的大量利润,当这些公司被再次出售时,买家是另外的私募股权企业也就不奇怪了。
    
    通过IPO、资本重组以及二次收购等手段,私募股权公司的资金迅速累积,几乎比将其返还给投资人的速度还要快。2001年,市场处于周期的最低点时,黑石集团收购基金仅为有限合伙人带来了1.46亿美元收益。2004年,黑石集团支付给投资者27亿美元,2005年达到了42亿美元,2006年则达到了47亿美元——证明了市场行情好转与杠杆交易相结合的神奇力量。黑石集团的竞争对手们甚至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在一次媒体发布会上,凯雷集团极力宣扬投资获利是多么容易,并声称2004年凯雷支付给投资者53亿美元,同年,KKR集团支付给投资者70亿美元。2005年,凯雷又支付给投资者70亿美元。经过四五年的发展,投资者把这些收益重新投入到私募股权基金中,从而实现内部循环。新增的基金额几乎等于私募股权企业派发的红利总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3G资本帝国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 起源:NASA天文学家的万物解答 蓝玫瑰不会安眠 扭曲的铰链 怜悯恶魔 匣中失乐 献给虚无的供物 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 中国橘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