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时间:2023-04-12 03:04:33

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3:04:33,全文字数:36038。

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的研发;创新文化——敢于争先的企业环境和社会文化。将这些因素整合协同在一起,就实现了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链条升级,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目前,国内科技创新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容易受制于人,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要实现经济上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就必须构建自主创新体系,通过构建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协调的制度体系,提高创新供给,扩大有效投资和提升国内需求,发挥创新驱动能力,从而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扩张和升级。

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领域,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能力,还是一种国家能力,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推动。政府应当制定积极的扶持政策,协调市场的自组织力量,推动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以人工智能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要发挥国家在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的能力,完善自主创新环境链条。通过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创新条件,建立公平、开放的要素市场和要素市场定价机制;通过打破各种行政壁垒和建立相关政策支撑体系,构建企业创新体制,在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另外,要自主创新不仅不能否定开放,还要高水平对外开放,从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产业链的高级化能力。

(二)提升产业结构高效化水平,促进提质高效发展

基于高质量转型发展要求下提出的产业结构高效化,是针对产业结构比例协调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升级以后,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仍然无法取得良好表现甚至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问题提出的。显然,产业结构高效化更应当考虑不同结构的资源配置效率,应包含产业生产效率的高效化,管理结构的高效化,资源配置的高效化三个方面内涵。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的进步可以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必要条件,管理模式创新则可以为传统产业(企业)提供制度创新的基础。产业结构高效化过程,还意味着从生产要素再配置角度看,资源从生产要素低效率的部门转移到生产要素高效率的部门。然而,由于诸如市场失灵、政府管控、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包含生产要素市场扭曲,从而严重影响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的合理配置,最终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因此,资源配置高效化应当考虑机制体制因素,努力破除相关障碍,推进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提升产业结构高效化水平,需要从三个层面去促进经济提质高效发展。首先,要推动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研发创新推动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的关联度较高,说明中国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更应注重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及其环境优化,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演变的驱动作用。[14]优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的畅通共享,降低信息成本,从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在经济社会的转化应用。其次,要警惕过早的去工业化过程,避免盲目的产业升级导致的产业发展不协调和效率下降。不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唯一标准,因为第二产业比重过低,就无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基础。要促进工业和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均衡发展,要推动需求侧改革,扩大内需以匹配供给侧的技术创新带来的产能提升。再次,利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攀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5G技术等智能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应用,推动了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产业经济效率。如果在这一轮新技术变革中能够抢占先机,加速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就能站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升级。

(三)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促进协调公平发展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的,为使产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根据资源禀赋条件、技术水平和分工优势,实现产业间配置效率的提高以及产业之间及其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当一国或一个地区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地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要素,使得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实现1+1>2的整体聚合效果,并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那么该国或者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就实现了合理化。从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看,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统筹协调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战略几个阶段,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二一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演变过程,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到逐渐趋于合理,但由于存在结构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调整。

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未来要以提升发展质量,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为主要任务,就需要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核心在协调和公平,目的在发展,单凭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都无法实现,必须注重产业结构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能力的“携手”。高质量发展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那么粗放式的产业结构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的作用实现集约化和合理化,则必须发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共同作用。同样,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区域产业之间协调、区域产业内部协调以及产品层面的协调互补,离不开政府计划机制的发挥。比如通过打破地方保护、改革财税体制、净化区域市场壁垒等等实现区域产业对接协调。产业结构的市场调节机制就是,市场需求通过市场价格的引导,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使得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流动和重组,产业结构呈现出适应需求变动的状态和过程。产业结构的计划调节机制则是,政府出于对经济的某些特定理念,比如绿色化和协调化,通过计划指令和产业政策的发布,促使产业系统内配置资源,使产业结构得以变动的过程。这两种调节机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单独采用哪一种机制,都很难达到使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目的。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使产业结构更合理的最佳效果。

要实现区域协调公平发展,前提是缩小区域差距。在发展方式上,要因地制宜,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发展路径。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由于产业基础较好,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程度较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较高,可以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反观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相对较低,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间协调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此时若不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刻意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加剧,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当务之急应当提升其工业化发展水平,以信息化、智能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然后要根据各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不同的产业结构政策。比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基础好,更应注重产业价值链和技术链升级,发展资本、知识驱动型经济;中部地区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应逐步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升级,重视产业布局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发展;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产业基础落后,应当着重推动产业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转移, 提升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发展信息产业等低污染型高技术产业,培育内生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以知识要素驱动的生产性

提醒您:因为《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在线阅读地址: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