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3-04-12 06:45:53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6:45:53,全文字数:27447。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重要手段。时代背景转变,对依然延续竞技训练模式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提出严峻挑战。近期提出的“体教融合”改革理念,就是在体育和教育领域应对这种挑战的重要举措,其必将加快包括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内的整个体育事业的改革进程。此外,起于2020年初至今仍时有反复的新冠疫情,使得很多比赛一再拖延甚至停办,直接导致竞技武术运动员缺失通级机会,进而造成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生源断档。这种情况下,开拓段位制相关段位作为报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技术标准的渠道,无疑是一件双赢之举。

3)将获得一定层级的民族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纳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范围。从专业名称可以看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武术为主,以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辅,二者相合,才构成完整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如上所述,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的运动项目设置只包括套路、散打和中国跤3项,均属于(竞技)武术范畴;而其他近千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统统被排除在外。这无论是从学理还是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都是不妥的。始于2005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截至2018年列入国家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已公布5批,另有一大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进入省、市级不同层次的非遗保护范围。然而,仅仅依靠非遗传承力量是单一的,如果将获得相应层级(如省级及以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非遗传承人纳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范围,不仅会对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创新起到巨大促进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身的健全发展,《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加强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推进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推动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战略任务的完成,也由之而获得坚实依托。需指出一点,以往很多关于“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政策文件和理论研究均针对普通中小学,却忽略了高等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13]。相对于普通中小学,高等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无疑具有更大且深远的影响力。或者换句话说,非遗体育进入普通中小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思路,而非遗体育进入高等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改“一家独奏”为“双管齐鸣”,将大大提升非遗体育进校园的实施效果。

拓宽以上生源路径,需在文化考试内容及成绩要求方面,区别于对具备运动等级运动员。前者可探索以普通高考成绩替代单招考试文化成绩的方式,而且,与具备运动等级运动员的技术成绩和文化成绩各占总成绩70%和30%,上述3种生源技术成绩和文化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可按40%和60%或各占50%。这样做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在拓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生源渠道的同时,以点带面地提高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生源的文化水平,更好地对接其日后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

2.2 更新培养理念

首先,要打破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并一直沿用至今的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等同于竞技训练人才培养的思维定式。二者的角色定位和社会担当明显有别:前者是学生,后者是运动员;前者面向更加广阔的社会领域,后者面向的只是运动竞赛领域。在计划经济时代以及市场经济建立初期,整个国家体育发展的价值主导是竞技夺标;而且在1998年大学扩招政策实施以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招生规模较小。这种情况下,通过国家统一分配的方式,大部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都能实现“从竞技口径来,到竞技口径去”。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情形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一方面,竞技领域内的执教岗位基本由自己培养运动员以退役后留队的形式占据,或是从其他运动队引进;另一方面,1998年大学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今天的毕业生即便可以进入各级武术运动队,前者的人员数量与后者的岗位需求之间也有很大差额。此外,“体教融合”政策的颁行,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进入竞技领域就业”失去制度依托。但关于这一点,不仅绝大多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茫然不知,即便是有些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及管理人员也缺少认识。众所周知,竞技武术套路由于在身体技巧(尤其是跳跃翻腾方面的技巧)对“高难新美”的追求,极大降低了对普通大众身体的适应性;而且从健身角度,其绕垂直轴和矢状轴旋转的运动生物力学特点,也与人体腰、膝、踝等关节的运动生理规律相悖,不仅不利于健康促进,这些问题共同导致竞技武术套路的社会需求空间非常狭窄。而竞技武术散打的“强技击性”又由于与民族文化和国民性格不太榫合(在国人对拳击项目的较低接受度中可见一斑),以及教育系统对于学生人身安全的顾虑、对于散打项目所持有的“野蛮暴力”刻板偏见[14-15],降低散打项目的社会需求度。因此,如果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继续沿袭竞技武术训练的老路,势必将其导向与社会需求相错位的方向。

其次,以“大武术观”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接社会武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所谓“大武术观”,是针对当前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的武术发展趋势而言的。这并不是说武术发展不需要专业化和精细化,而是强调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让我们实际培养的人才与专业定位相符合。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高等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查阅发现,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定位是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而“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所对应的毫无疑问是社会对武术一般需求的适用性,涉及教育、健身、演艺、竞技、军警等多个领域,而非只局限于某个特殊领域(如竞技领域)的适用性。

最后,具体操作上,在打破竞技武术培养竞技运动员所普遍采用的“项目”模式的同时,通过“外源”(聘用校外武术家)和“内生”(校内武术教师自修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将传统武术拳种的优秀成分吸收进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前者强调横向面的广泛,目的是跨越专项围栏,使武术专业学生均衡、系统学习和掌握武术范围内各个运动专项的技术内容,提升其在多个武术项目整体技能水平;后者强调纵向点的深入,通过吸收传统武术拳种在技法解读、思想意蕴、品德内涵、文化历史、民族精神、审美取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武术专业技术“是什么,怎么做,做多少,为什么做”的体系化教学,首先使作为未来武术推广者和传播者的武术专业人才完成对武术技术的“文化自觉”,然后再通过他们“蒲公英”般地向全社会进行散播和普及。

2.3 提升文化要求

对于从事体育运动者而言,进入高等院校攻读学位是其整个人生职业生涯的分水岭。如果说在此之前所需努力的侧重点是提高技术水平、积累技术资本的话,那么,当开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习以后,所需努力侧重点应向提升文化水平、积累文化资本转移。因为,虽然达到特定技术水平可以叩开高等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大门,但在此基础上的文化水平的提升,才能把自己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带向更高更远地方。

一方面,通过招生改革整体性地提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基础知识素养。对于按运动等级进行录取的运动员群体,可将当前文化

提醒您:因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在线阅读地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