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以体树人”杰出校长体育品行的核心特质、现实价值与培育进路

时间:2023-04-12 06:51:54

“以体树人”杰出校长体育品行的核心特质、现实价值与培育进路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6:51:54,全文字数:29818。

“以体树人”杰出校长体育品行的核心特质、现实价值与培育进路

展的治理过程。在校长责任制的权力赋予下,校长领导力在学校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Kouzes和Posner在《领导力》中指出,领导力是领导者激励他人做出成就的能力[17]。校长领导力则为,校长激励他人完成服务学校发展与学生培养的各项事务的能力。因此,领导力与治理的涵义高度契合,不仅凸显出领导者的权力作用,又体现了多元参与的协作特征。校长卓越的学校体育治理“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感召力和前瞻力两个方面。

感召力是由个人的信念、修养、才能等构成的内在吸引力[18]。校长的感召力,一方面源于感召教师的信念坚定、工作激情等品质;另一方面源于感召学生的性格随和、平等相待等特质。首先,对教师而言,校长治理学校体育的信念与行为,润物无声地感召着自己参与到学校体育工作中。一名教体育的语文老师说:“不是因为我语文教不好,主要是因为阮老师(校长)对体育的热爱感染了我”。阮光清治理学校体育的坚定信念与炽烈激情,吸引了许多教师投身学校体育事业。教师们提到,“阮校就是一直保持在这种巅峰状态”“他做任何事都比较精益求精”。其次,在学生眼里,校长是一个颇为陌生的“大人物”,难以奢求与其自然地交流。然而,校长能与学生打成一片,这种亲和力成为感召学生乐于参与体育的关键。校长熊佑平说:“孩子们常叫我大熊。”学生们说“大熊校长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他也会和学生打成一片”“平时我们都叫他‘大熊’”。校长完全接受学生称呼自己“大熊”,“僭越”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年龄落差”和“身份屏障”,对学生展现出亲和的感召力。

前瞻力是指领导者着眼未来、预测未来和把握未来的能力[19]。研究证实,前瞻力包括洞察力和历史思维能力[17]。首先,洞察力表现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校长李全说:“孩子们游走在网吧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喜欢玩啊。我必须找到能把孩子留在校园里、能让他感觉非常有趣的项目,所以我就选择了足球。”面对网瘾成疾的学生,校长李全意识到学生沉迷网络的本质,选择用足球的“具身运动乐趣”替代学生在网吧中寻求的“虚拟游戏乐趣”。这种前瞻性的做法最终使学生爱上了体育运动,能够安稳地留在学校学习。其次,前瞻力还体现在历史思维能力,表现为了解组织发展的历史并影响自身对未来的看法。“100多年前我们就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一开始,我们学校的体育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时期,我来接任校长之后也做了非常多的思考,就想在原来传承的基础上去提升”。校长们对学校体育历史发展的认识与思考,是指导其规划未来学校体育治理的基石,展现出治理学校体育的历史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校长学校体育治理“领导力”的形成与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长对“人”的吸引,无论是先天性格优势,还是后天职业发展,校长对体育工作的态度和面对学生的身份转变,让教师钦佩、受学生喜爱,形成“众人趋之”的学校体育治理合力。另一方面,是校长对“事物”的判断,建立在学校体育认知的基础上,校长能深刻认识到学校体育问题的本质,具有学校体育长远发展的意识,体现出校长较强的分析学校体育问题和认识学校体育发展的思维能力[20]。

2.3 科学的学校体育改革“工作法”

校长的学校体育改革方法,一般受前期经验和“摸着石头过河”两种思维的指引。从行为理论[20]来看,校长的前期经验和“摸着石头过河”都需要在形成完整认知观的基础上,加以探索、尝试与创新学校体育改革“工作法”。同时,校长学校体育治理“领导力”的强弱也影响其学校体育改革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完整的认知观与卓越的领导力成为校长具备科学的学校体育改革“工作法”的前提和基础。

体育课程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主阵地,是实现“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的重要平台。校长陈刚提出“体育课程属类”概念,将体育课程分为基础类、技能类和综合类,形成结构化的体育课程发展体系。此外,校长窦桂梅开创了“‘1+X’成志体育课程”,是指在落实国家标准课程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需求提供“X”个自选项目。其中,“X”里分3个层级,低段以习惯和兴趣为主,中段以习惯和部分运动技能为主,高段要通过团队比赛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校长们对体育课程的分类、分层设计,既符合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规律,又充分满足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个性化需求。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是满足学生“勤练”运动技能的有力途径。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增多,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校长熊佑平说:“我们学校的时间表比较有特点,课间只有5分钟,我把这个时间挤出来,安排一个长课间,每天就有65分钟用来集体运动。”康永邦校长说:“学生要运动得好,那时间不够就保证不了,所以我们大课间的时间现在延长到1小时,学生有效锻炼的时间能达到40分钟左右。”可见,诸多校长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延长学生课外运动时间。

体育竞赛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实现体育运动“常赛”的主要方式。校长周琳在学校推行“凡开必赛”,她指出“凡是我们开设了的项目,都会有比赛供孩子们来提升、来锻炼。我们每年班级的足球、篮球比赛就会达到400场次”。校长刘君推行“足球天天见”,指的是“要让每个孩子每天都能打上一次比赛。可供比赛的足球场地(包含不规则场地)有31块,每天就可以有93场比赛,186支队伍参加比赛”。这一举措实现体育活动“全员参与”,使全部学生在“勤练、常赛”足球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巩固与掌握足球运动技能。

学生素质评价能够及时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同时也可以检验学校体育的育人效益。阮光清指着自己曾经手绘的雷达图说:“这张图就是我30年前手画的学生体质发展示意图。红色是孩子的薄弱项目,通过一年训练以后弱的项目就上来了,让孩子们直接看到自己锻炼的成效。”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产品逐渐应用于学校。校长饶美红说:“通过阿里巴巴的王坚院士,跟我们一起打造建兰‘大脑’。”建兰“大脑”作为学生综合素质一体化评价的大数据中心,可以精准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状况。

综上可见,从体育课程教学的分类、分层设计,到课外活动时间的结构性调整,再到学校体育竞赛的“全员参与”,到学生素质评价的“科学监控”,均体现出校长改革学校体育的科学思维,尤其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大数据评价。尽管30年前大数据技术尚未出现,但科学的工作思维让校长通过双手绘制出一幅又一幅科学、精准的学生身体素质雷达图。

3 “以体树人”杰出校长体育品行的现实价值

3.1 以体为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马克思曾多次围绕智育、体育、劳动等阐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念[21]。毛泽东认为,“德智皆寄于体”,体育具有“强筋骨、增知识、强意志”等功效[13]。跨越百年,习近平提出体育课要帮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2]。因此,在提倡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下,体育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统摄作用。校长具有杰出的体育品行,能够坚持“以体为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生而言,参与体育能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首先,乐趣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一名学生说,“篮球进

提醒您:因为《“以体树人”杰出校长体育品行的核心特质、现实价值与培育进路》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以体树人”杰出校长体育品行的核心特质、现实价值与培育进路》在线阅读地址:“以体树人”杰出校长体育品行的核心特质、现实价值与培育进路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