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美国“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本质内涵及现实分析

时间:2023-08-16 03:43:44

美国“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本质内涵及现实分析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3:43:44,全文字数:42893。

美国“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本质内涵及现实分析

的《国防授权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中可以看到,美国战略新议程的生成以及与之相应的政策安排与资金支持,有效反映了美国将热点议题外化为规则的战略优先级。在泛安全化时代,美国的东亚海洋安全议程不仅内含了经济安全维度,更聚焦其在新兴技术及其引发的产业生态变革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例如,美国着力鼓动“五眼联盟”(FVEY)国家共同封杀中国的5G标准,确保其在大国竞争中的所谓科技与信息安全。拜登政府宣布建立“印太经济框架”(IPEF),着重突出数字经济、海外基建、供应链韧性等新兴议题,引导域内国家和盟友对“关键事项”的判断。?0?2在传统军事安全方面,美????戎杂谇炕?匀鹊阄侍獾恼铰孕员硖??绮叨?擞殉醋魉?健澳虾:叫凶杂伞蔽侍猓?凇坝√?币槌滔露浴疤?窖笸?宄?椤保?DI)等的资源投入,均表现出新瓶装旧酒式的规则再生成。美国主导超越传统关系框架之上的“议题联盟”,尤其体现了其作为规则生成者的话语性权力基础。就新议题的内涵而言,美国借重地区内传统联盟的平台优势,对场域内事关“未来军事和国家安全优势的尖端技术和能力”的战略优先级问题加以遴选和定义,并在新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优先度上进行集中阐释,在议程的框架性建构中突出具有标识性的概念作为议题核心,在数字科技、弹性贸易、基建、脱碳等重点领域设立标准,在东南亚、大洋洲、太平洋岛国等“印太”子区域内设立小范围、专门性海上倡议,迎合美国“小多边”在规则供给上灵活、多元的内容需要。

美国多节点网络结构的整合

美国主导下的“辐轴”体系持续影响着冷战结束后的东亚海洋政治生态。其离岸控制以同盟关系为基石,编织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有学者用“一二三四五架构”概括美国的“印太”布局。?0?2在东亚海洋空间透视美国同盟伙伴体系可以发现,在遏华目标驱动下美国主导的联盟体系扩容正呈现“北约式的网络化联盟转型”趋向;“体系转型”本身作为一种调节机制,使美国安全联盟的内在扩张性得以平衡。?0?2从整体上看,“印太”逻辑对于地区各个双边、多边关系的整合力最终体现在结构层次的变化上,并呈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一二三四五+”的系统效应。2017年四国海洋安全对话重启,2020年“五眼联盟”扩容构想出笼,2021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提出“历史性”联盟构想,以及2022年提出“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计划”(IPMDA),所有这些都以原有的“亚太”同盟伙伴关系为基础,传统机制均被“扩大化”,这表明美国在组建“印太”版的准海洋安全联盟。

以美国为中心,联盟体系内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行为体以时空、物质、文化等纽带联结构成“网络”;“规则”为集合中的构成要素提供组织规律;关键国家作为网络节点,重在维系域内安全资源供给和利益分配的运转。?0?2在“印太”区域内,美国加强与印、越、菲等国的双边海洋合作,强化在南海等关键海域的存在;在更大范围的“印太”维度上,推动北约、欧盟、G7等域外国家的域内存在,发挥集群性的地缘整合能力,巩固海洋安全类公共产品供给的垄断地位。

从总体上看,东亚海洋秩序下的“规则化”态势实质上呈现的是美国主导下的伪多边主义场景。其中,支配性实力、话语创设能力、同盟伙伴关系是美国一系列主动对华“规则化”操作的基础,也是东亚海洋领域“基于规则的秩序”作为显性矛盾发生的主要场景。

三、东亚海洋秩序中美国强调“基于规则的秩序”的逻辑动因

美国之所以强调“基于规则的秩序”,其背后存在着深层的逻辑动因,其中主要是由美国的海洋霸权特性和冷战后美国对海洋霸权秩序的护持等因素决定的,其逻辑的核心是美国霸权。

(一)美国的海洋霸权特性及其对东亚海洋的介入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曾述及美国霸权的特性,即作为主导性的海洋国家,美国不同于以往帝国追求对土地的直接占领,而是通过控制海洋来掌控世界,因而它需要的不是等级制的集权型统治,而是美国主导的全球规则体系。布热津斯基将这种统治方式称为新型霸权,这种新型霸权是由美国海洋霸权的特性所带来的。秦亚青指出,美国霸权从一开始就以国际制度为重点,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制度性霸权。?0?2显然,“基于规则的秩序”从美国霸权形成时就是美国所坚持的观念。

美国海洋霸权的特性包括两方面核心内容。首先,从经典地缘政治理论中可以发现,传统的主导性海洋强国在地缘政治追求上具有规律性。一是追求海洋方面的领先优势,也就是获得制海权;二是追求所面对的大陆的势力均衡,特别是战略重点国家之间的均势,以确保海洋强国的安全。因而美国在取得了海洋优势地位之后,其战略关注点就是亚欧大陆的力量均衡。其次,不同于以往欧洲帝国控制领土从而控制世界的统治形式,美国海洋霸权在特性上关注“规制性”和“开放性”,其主要以制度性权力和“航行自由”理念来维护自身地位以及对世界的控制。?0?2美国海洋霸权与全球“规则”体系是共生的,这种“共生性”的根本前提是美国国家利益的全球化,以军事、经济、话语权、价值观等各个层面上他国难望其项背的实力优势和主导地位作为保障。

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美国开始将其战略着眼点转向东亚。在这里,美国固守海洋霸权国的理念。首先,美国要防止亚欧大陆出现一个可与自己抗衡的力量。2010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重返亚太”,继而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这实际上延续了二战后美国的地缘政治观念,即认为亚欧大陆仍是美国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美国能否持久、有效地保持在亚欧大陆举足轻重的地位将直接影响美国对全球事务的支配,这是美国作为海洋霸权国家的经典思维。?0?2而美国为维持在亚欧大陆的重要地位,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处于大陆周边的盟友来遏制亚欧大陆上崛起并可能威胁美国霸权地位的国家,也就是实行所谓“离岸平衡”,而当盟友力量不足以遏制崛起国时,美国就会将自身力量投入东亚。其次,美国要护持其霸权就要维护好自身在海洋领域的优势地位。奥巴马执政后期也开始关注东亚海洋区域的主导权问题;特朗普执政后提出“印太战略”,将美国战略着眼点进一步聚焦于海洋领域;美国利用海洋国家优势,联合其他海洋力量遏制陆地国家在海洋领域的力量扩张。实际上,美国担心中国先发展陆权,再发展海权,最终成为“陆权+海权”的世界强国,从而威胁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

在东亚海洋区域内,美国高调宣示“基于规则的秩序”,实际上重点指向海洋争端,企图以此阻碍中国在东亚海洋区域的影响力构建,加强美国对这一区域的控制。从观念上看,这似乎反映了美国作为海洋霸权国对规制性和开放性的追求,但实质上是在美国国家利益驱使下的工具化运用。

(二)海洋霸权秩序护持下的国际规则网络依赖

二战结束后,海洋霸权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了美国全球规则体系和地缘战略的现实基础。而从21世纪第二个十年起,美国霸权相对衰落引发的整体焦虑愈发明显,美国全球治理范式持续消耗着其权力和资源,霸权走向“虚弱”。美国霸权治理的实质是公共产品供给,一方面,持续不断的非传统安全治理需要物质成本支撑;另一方面,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新公域”、新领域治理,美国欲加大投入以抢占垄断性优势地位。美国霸权相

提醒您:因为《美国“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本质内涵及现实分析》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美国“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本质内涵及现实分析》在线阅读地址:美国“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本质内涵及现实分析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