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古驿路上走来的漾濞

时间:2023-04-12 01:00:08

古驿路上走来的漾濞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1:00:08,全文字数:52945。

古驿路上走来的漾濞

鸟和诗词。大门在照壁一侧西厢房后,翘角飞檐,青砖碧瓦,刷灰勾缝。拱形门洞上方居中画一幅墨竹,两侧画着山水,左右下角是两朵白莲。门洞两边八字形影壁上各有兰花、山水、葫芦和松鹤四幅图。整座大门只用黑白二色,大方典雅。

从大门进去是一方小院。正房与西厢房相接的漏角天井处又开一石券式大门,没有飞檐翘角,门头上简单覆盖了一段青瓦,青瓦下一如大门,有着牡丹、山水、金鱼、鸟雀等水墨画。木门框上悬一匾,上书“将军第”三个金色大字。正对着门的粉墙上大写着一个“禄”字。过了这道木门才算真正进了将军府,只见一方清丽院落,青石板铺地,花木扶疏。南面照壁雪白墙心上大大写了一个“寿”字。

正房坐北朝南,东西两侧是厢房,均是两层三开间,装有木雕隔扇门和格子窗,木雕内容有花鸟瑞兽,福字图案等等,雕琢精致,细腻传神。西厢房的二楼与正房的二楼是相通的,沿西厢房的楼梯上去,可从正房另一侧的楼梯下来。这是“走马转角”楼的设计。

正房与东厢房相接处的漏角天井处又有一道门,这是后门,正对着来龙巷。这道门简单朴素,只在门头上加了一个坡屋顶,是寻常百姓人家的样式。原以为打开后门,能看到对面粉墙上写着一个“禧”字,因为照壁正反两面各写着“福”“寿”二字,正房与西厢房的漏角天井的墙上写着“禄”字,想来“禧”字应该着落在正房与东厢房的漏角天井里,却是没有,对着后门的粉墙上空空的。

田冠五故居如今是漾濞一个景点,清新雅丽的一方院宅,饰以绘画诗文,书香浓郁。

最可惜的是1997年拆除的“大殿”,又叫“上街大殿”,古称“栗子园清真寺”。

有资料记载,栗子园清真寺气势恢宏,壮观雄伟,整座建筑群及其寺属空地面积为4549.75平方米。有照壁、重檐三层叫拜楼、石台阶、拱桥、水池、石牌坊、大殿、花园等建筑。栗子园清真寺不是一次拆除的,1967年拆除了三层叫拜楼,至1993年,除大殿和几幢厢房外,其他建筑物也被拆除得所剩无几。1997年,大殿也被拆除,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大殿历史悠久,是全县不多的古建筑之一,大殿的出阁架斗(米字形)复杂精妙,是古代工匠高超技艺的表现,有极高的建筑价值和审美价值。但是大殿还是被拆除了。建造大殿的工匠一定没有想到,他耗费心血建构的米字形出阁架斗会在瞬间噼里啪啦被拆除。

大殿始建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拆除时已有329年的历史。300多年光阴的沉淀,那是后来的建筑无法替代的光芒。在时间面前,没有一座建筑物是坚不可摧的,古老便是它的价值。保护古迹并非抵制现代文明,要有特别洞见的人,才能意识到这些古建筑的意义和价值。

深为遗憾,为我从未与之谋面的大殿。

漾濞与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漾濞段是这块土地上最悲壮的工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主要大城市和港口都被日军占据,国际外援通道被阻断。云南省主席龙云提出《建设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计划》,建议各修一条从昆明出发经云南西部到缅甸北部,最后直通印度洋的铁路和公路,以确保西南对外交通畅通无阻。修筑滇缅公路的提议很快得到了批复。

关于滇缅公路的具体路线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条是“腾永线”,即从昆明到下关后往西过永平、腾冲、进入缅甸;另一条是“顺镇线”,即从昆明到下关后往南经顺宁(今风庆),从镇康进入缅甸。后经过实地勘察比较,确定滇缅公路实施路线为昆明至下关,然后经漾濞、永平、保山、龙陵、芒市、至畹町出国,在缅甸腊戍与缅甸的中央铁路接通、到达仰光。漾濞有幸又位于这条路线上。

抗战之前,昆明到下关的公路已经修通,所说的“抢筑滇缅公路”,实际上修筑的是下关至畹町这一段,即滇缅公路西段。

当时,滇缅公路漾濞段的修筑也面临两条线路的选择,一条从平坡顺漾濞江而下,再沿顺濞河逆行至永平北斗;另一条从平坡沿漾濞江逆流而行至漾濞县城,跨过漾濞江,翻越秀岭坡,过顺濞河到达永平北斗。滇缅公路最后修筑时选择了第二条线路,原因是第一条线路要跨越漾濞江和顺濞河的位置沟深箐大,以当时的技术和设备,很难在短时间内修建起这样两座大桥;再者沿漾濞江边尽是悬崖陡壁,仅凭人力很难挖凿出一条路来。而第二条线路的有利条件:一是平坡到漾濞县城的公路(毛路)1935年已经挖通,这样可以减少一段开挖的路程;二是虽然也要跨越漾濞江和顺濞河,但沿线没有深沟大箐,架桥难度与前者相比不大。

漾濞境内的滇缅公路全长63公里,东起平坡合江铺,西至顺濞桥。它西出下关天生桥,过天威径、四十里桥,经合江铺进入漾濞县境,到达漾濞县城后跨过漾濞江,从石窝铺开始翻越秀岭山坡(即漾濞大坡),又经太平铺、打牛坪,跨过顺濞河到达黄连铺,进入永平县境。这条线路的走向基本与永昌道一致,有些路段甚至是重合的。可以说这一段路是在古道基础上赶筑而成的。

漾濞县负责开挖从漾濞桥到顺濞桥的36公里路段。这36公里路段全在崇山峻岭中,在资金匮乏、百姓穷苦、技术设备落后的情况下,对人口不足3万的贫穷小县漾濞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1937年11月18日,滇缅公路由漾濞县负责修筑的路段全线开工。这一路段是滇缅公路新修路段的起始段,工程艰巨,任务繁重。在“田可荒、地可荒、筑路工程不能荒”的死命令下,时任国民政府漾濞县县长杨问梅迅即发动全县人民抢筑滇缅公路,全县近三分之二的人参加了修路,除了所有的壮劳力外,还有一大半老人和妇女,组成了一支特殊的筑路大军。抗日救国,匹夫有责,包括妇孺都义不容辞。

滇缅公路漾濞段,经过今漾濞平坡镇、苍山西镇和太平乡三个乡镇,当时在修筑沿线搭起了一座座简易工棚,筑路民工吃住都在工地上,人声鼎沸,一派繁忙。修筑滇缅公路出的是义工,老百姓自带粮食、被褥、衣服,还要自带锄头、撮箕等劳动工具,许多人尚处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困中,他们忍饥挨饿投身工地,捧出一颗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

滇缅公路漾濞段翻越秀岭山坡,即后来被司机称为“漾濞大坡”一段,弯多坡陡,公路迂回曲折,盘旋而上。至顺濞桥一段又多山箐沟壑,一路有八达桥、四尺桥、二道桥、打牛坪桥、小尖山桥等大小桥梁、涵洞相连,特别小尖山一段全是悬崖峭壁,工程艰巨。

滇缅公路漾濞段主要大桥有两座:一座是漾濞桥,位于今河西大桥上游30米处,为5孔单跨10米的石台木面桥,与功果桥、惠通桥并列为“滇缅公路三大桥”,又称“滇缅公路第一桥”;1974年河西大桥建成后漾濞桥停止使用,1993年被洪水冲毁。漾濞江畔依稀可见两个残存的桥墩。另一座是顺濞桥,旧称胜备桥,为3孔单跨10米的石台木面桥,是滇缅公路跨顺濞河的唯一一座桥梁。后被洪水冲毁,1942年重新修建为半穿式钢桁构桥,至今仍在使用。

漾濞普通老百姓组成的筑路大军风餐露宿,用最原始的工具肩挑手刨,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只用了半年的时间挖通了滇缅公路漾濞段,提前完成了任务。

为了滇缅公路漾濞段的修筑,省拨经费115.68万元(国币),征用民工1.8万人次,共出勤85.69万个工日,实作土方55.61万方。于1938年5月30日完工。滇缅公路漾濞境内63公里路段全部修建完工,只用了半

提醒您:因为《古驿路上走来的漾濞》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古驿路上走来的漾濞》在线阅读地址:古驿路上走来的漾濞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